春風化雨潤民心——鞏義市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紀實
2016/7/29 11:12:0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圖書館里享受閱讀愜意生活,廣場上起舞弄影悠閑樂哉,文化服務中心里賞戲聽曲回味無窮……凡是生活在鞏義市的人們,對這樣的群眾文化生活一定備感親切。自正式成為第一批創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城市以來,鞏義市立足實際,積極搶抓文化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以“文化強市”為目標,強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市、街道、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構建具有鞏義特色、城鄉協同發展的公共文化體系,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位列河南省前列。
加大投入 提高文化惠民質量
鞏義市十分注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的便利性、公益性和均等性。近年來,鞏義市通過財政投入、改造社會閑舊設施等辦法, 以文化先進縣(市)創建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為抓手,以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質量,逐步改變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落后的局面。
建成了投資2億元集圖書館、老干部活動中心、演藝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館等功能為一體的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鎮村也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建設改造步伐,許多鎮村新建了文化活動廣場,新建或改建了戲臺。
截至目前,鞏義市已建成綜合文化站20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78個,社區文化服務中心34個,電子閱覽室21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292個,實現了村村通,農家書屋292家,實現了全覆蓋。為提高收視質量,積極加快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工作,使4萬多名用戶看上了清晰的數字電視。同時深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全市非遺資源普查項目356項,現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個,河南省級3個,鄭州市級20個,鞏義市級54個。
為了讓更多群眾就近方便享有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近年來,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農村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機關文化、校園文化”建設,基本實現了全市“行業部門”的文化全覆蓋,把文化真正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讓老百姓既能享有又能參與。
目前,政府購買文化服務在鞏義已成為新常態。開展的“優秀電影進農村、進社區”“戲曲文化藝術節”“鄰里藝術節”等活動,每年下基層惠民演出都在3000余場次,觀眾達到50余萬人次。連續幾年開辦的免費講座“傳統文化道德大講堂”和《中華家道》專題電視頻道,已成為鞏義市兩個著名文化品牌,深受市民喜愛。
引領風尚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鞏義市河洛鎮的農村電影放映員王二虎近來相當忙,他開著自己的微型面包車,每天穿梭在邙山嶺的鄉間小路上,為10余個村的群眾免費放映數字電影。作為一名農村放映員,王二虎切身感受到了農民文化生活的改善:不僅農村電影片源不斷豐富,放映條件也得到了明顯改善,農民看電影的積極性也更高了。“以前放電影趕驢車,扛的是好幾十斤重的膠片機,放的影片老,圖像還模糊;現在我們開‘微面’,用的是輕便的數字機,放映影片新,圖像清晰,聲音還逼真,你說群眾能不愛看?”說起放電影,王二虎滿臉充滿幸福。
公共文化服務不僅要與娛樂休閑相融合,而且要與科學普及相融合。“十二五”時期,鞏義市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實現了村村通;2015年全市完成公益數字電影放映3456場次,其中送農民工電影達100余場;社區文化服務中心、鎮級綜合文化站、村級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使思想宣傳、文化、科普等知識的傳播真正落到了實處。
鞏義市將自上而下的“配送”和自下而下的“自足”結合起來。鞏義市豫劇團榮獲第八屆全國電視戲曲“蘭花獎”舞臺劇創優三等獎的自創劇目《九鼎歌》、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河洛大鼓《勸人要有好心態》、反映康百萬家族“留余”思想的電視連續劇《河洛康家》、享譽全國的魯莊鎮的小相獅舞等一批正能量的作品深受群眾喜愛,讓老百姓在滿足精神追求、豐富文化生活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讓核心價值觀、共有倫理規范、傳統文化基因內化于心,發揮了公共文化服務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今年,鞏義市更是緊緊圍繞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目標,全面啟動了“全民文化活動”項目,呈現出了“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演出,無處不歡樂,城鄉大聯歡”的濃厚文化氛圍。
改革創新 打造文化民生品牌
如今,文化對鞏義市的影響更加廣泛而深刻,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和諧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為發展文化產業夯實了基礎。目前,鞏義市已涌現出康百萬莊園、浮戲山、慈云寺等一批“文化+旅游”項目,魯莊鎮南村村“畫牡丹”專業村等一批“文化+創意”項目,智慧城市建設等一批“文化+科技”項目,鞭陀運動品牌提升等“一批文化+體育”項目, 鞏縣窯唐三彩等一批“文化+制造”項目,結合產業提升、傳統特色文化發展、群眾文化需求等因素,積極引導文化產業向集群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為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優質文化就在家門口”的公共福利,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鞏義市博物館不斷加大免費開放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文化部門歸口管理的文化服務窗口單位已全面免費開放。免費開放之舉,獲得一片叫好聲,被社會普遍認為是提高公民素質和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猶如一股春風,在人們心中激蕩起走進文化藝術殿堂汲取知識、提高修養、享受文化權益的陣陣暖意。
鞏義市還通過選樹典型、重點扶持的辦法,引導民辦公益文化設施、民辦文化活動組織、群眾文藝精品節目、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向高層次發展,實現了全市民間文化組織的全覆蓋。截至目前,鞏義市在冊的民間文化演出組織達到360多個,正在政府購買服務的政策激勵下,活躍在各個村鎮,為百姓送去了一道道可口的文化家鄉菜。
鞏義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逯熙鵬表示,到2020年,鞏義市將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未來5年文化民生的美好畫卷,正在鞏義市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