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鄭市旅游和文物部門在龍湖鎮崔垌村發現9座古墓葬及陶窯等遺跡,后經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證實,這些古墓葬及陶窯多為漢代及唐代遺跡,盜擾比較嚴重,其中兩座唐代墓葬保存相對完整,并隨之出土有30余件隨葬品。
據悉,此次發現的兩座唐代墓葬一座為磚室墓、一座為土洞墓。磚室墓平面呈弧邊方形,小磚砌筑而成。棺床上的骨架呈頭西腳東擺放,保存較差,在頭部出土兩枚銀簪,在頭北側擺放一銅缽。棺床的西北角隨葬一面品相完好的瑞獸葡萄鏡,直徑20.5厘米。另外在南壁墓門兩側,擺放有陶罐、瓷瓶、瓷盞、鳥首柄鐵燋斗等隨葬品9件。而土洞墓則平面呈馬蹄形,由于盜擾和塌方,骨架已基本不存。在墓門口內側有一盒陶墓志,志文為墨書而成,隱約可辨有“長慶三年”紀年,以及陶罐、瓷碗、鐵鼎、鐵剪等隨葬品10余件。
根據這兩座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專家初步推斷,其時代應為唐代中晚期。“長慶”則為唐穆宗年號,長慶三年即公元822年,而距此東南向約5公里有中晚唐時期一代名相裴度的墓葬,埋葬時間則是公元839年,因此也為研究唐人在此地的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