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也有著“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的各種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洗百草水浴、栓五色絲線等不盡相同,飲端午酒則是各地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的一種無聲的默契。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挫糟凍飲,酎清涼些”在屈原的詩詞中,我們聞到了酒香的味道。端午節喝雄黃酒是自古傳承而來的習俗。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在白酒或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飲之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涂于頭額、耳鼻、手足心,并灑墻壁以祛諸毒。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傳統節日的習俗活動中,端午喝白酒也成了很多家庭的選擇,它同樣能夠寄托人們對生命、自然、美好和幸福生活的期盼。
說起白酒,中國自古就有無數文人墨客名流權貴與酒結下不解之緣,留下許多儈炙人口的典故與詩句被后代傳唱。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溫酒斬華雄,李白斗酒詩百篇,張旭醉酒成狂草,曹雪芹佩刀質酒,劉伶醉酒裸睡,醉翁歐陽修,酒徒蘇東坡、白居易,太多太多,簡直數不勝數。
古語有云:名酒產地必有佳泉。茅臺酒依赤水河,“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茅臺鎮曾是紅軍駐地。當地流傳的故事說,當時紅軍部隊缺醫少藥,就用茅臺酒擦腳療傷、消毒解乏,還在此發布了長征期間惟一一張保護民族工商業的布告。解放后,茅臺被定為“國酒”。
釀制茅臺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有人贊美它有“風味隔壁三家醉,雨后開瓶十里芳”的魅力。茅臺酒香而不艷,它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曾長期是全國名白酒中度數最低的。具有喉嚨不痛、也不上頭、能消除疲勞、安定精神”等特點。茅臺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
茅臺鎮的釀酒工藝歷經了幾百年的磨礪,具有難以效法的完美境界——順應自然規律,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同一批原料要經過9次蒸煮、8次晾曬、7次取酒的工藝流程。嚴格執行3—5年的陳放期,使酒體更趨于醇熟。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馮姓委員會開發“百家姓系列酒”,來源于貴州茅臺鎮馮氏酒廠,酒廠處于以茅臺總廠為中心的7.5平方公里微生物群區域內,年產5000噸。酒質屬于醬香型,53度,由河南省馮姓文化聯誼會總經銷。目前已經開發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等500個姓氏宗親酒,是姓氏文化與酒文化結合的典范。酒質保證在5年以上;每個姓氏宗親酒,均有低、中、高六個價位,讓不同的消費群體有不同的選擇,適用于宗族活動、婚禮、招待、送禮等各種場合用酒。讓你用很少的錢品嘗到優質的白酒,倍兒有面子,享受個性,得到尊貴的體驗!
這個世界上不缺酒,缺的是獨一無二的個性!面子、酒質、價格同樣重要,“百家姓酒業”都能滿足你!“百家姓酒業”的經營宗旨就是:“彰顯個性,獨享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