掄起大斧狠狠地朝在山劈去。斧子落地只聽到一聲如山崩地裂的巨響,大山一下被劈成了兩截。洪水順著山口向外涌去,沒多久,大地上的洪水消退了,從此百姓們有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搜集整理 賈國忠
禹王鎖蛟
嵩山南麓的人們都知道禹王鎖蛟的故事。傳說大禹在嵩山治水成功后,把為害天下的蛟龍鎖在了禹州的一口八角井里,后來人們就稱那口井為禹王鎖蛟井。
相傳,上古時代舜帝時,世上不知從哪里出來了一個兇猛的蛟龍,這種蛟龍能在水中興風作浪,鼓動水勢,沖垮人們所筑的堤防,淹沒村莊,殘害生靈,致使無數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神州大地,到處一片凄慘景象。舜帝派大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治理多年毫無結果,后來被舜帝一怒之下殺了。舜帝又任命鯀的兒子大禹繼續治水。大禹知道要治住洪水,必須把蛟龍除掉方可太平。于是大禹四處尋找蛟龍,但是走遍了天涯海角也沒有發現蛟龍的蹤跡。后來他追尋蛟龍到了嵩山南麓的禹縣。
當時禹縣(今禹州)北住著一對夫婦,年已半百,膝下無兒無女,后來收留了一個被洪水沖來的孤兒做義子。這孩子聰明伶俐,老兩口愛如掌上明珠,但那孩子一不學文,二不學武,每天泡在潁河里戲耍。他天生一身好水性,可以整天鉆進水底不出來。老兩口對此雖然生氣但也無計可施。
大禹聽說此事,來到潁河邊,果然看見潁河內有一個子頑童在戲水,雖是隆冬季節,寒風刺骨,那頑童卻玩得自由自在,渾身冒著熱氣,毫無一點寒意。大禹定睛一看,發覺此兒正是蛟龍所化,便派兵盯住他的蹤跡,然后以喝水為由來到這頑童家里。此時已到中午,老人見大禹來了,便要留在家中吃飯,大禹欣然同意了。老人因家中來了客人,便把兒子強行拉了回來。那頑童進門看見大禹,二話不說,轉身便走。說時遲,那時快,大禹順手從碗里抽出一根面條,吹口仙氣,叫聲“變”,面條立即變成一根又粗又長的鐵索。大禹手持鐵索,照頑童脖頸套去,大聲喝道:“畜生!,還不快顯原形!”剎那間,那頑童變成一個身長百丈,渾身鱗甲,口似血盆,眼若燈籠,張牙舞爪的蛟龍。老人一見,頓時嚇倒在地。大禹說道:“老人家,不必驚慌,它本是一只蛟龍,這洪水就是因它作怪引起的,我已找它多年,沒想到在這里捉住了它。”大禹說罷,牽起蛟龍來到一口八角井邊,施展法力,把蛟龍投進井里,再用神符鎮定,貼上封條,把鐵索系在井邊的石頭上。那蛟龍見大勢已去,絕望地叫道:“我何時才能出來?”大禹說:“除非石頭開花之日”。
不知過了多少年月,有一個新上任的州官到“禹王鎖蛟井”處觀賞。他想看看井內的蛟龍是啥樣子,但又怕頭上的紗帽掉進井里,便隨手摘掉紗帽戴在井旁的石頭上,井內的蛟龍看見石頭上花花綠綠的帽花,以為石頭開了花,它就蠕動身子,掙扎著想出來,瞬間井內呼呼作響,井水一個勁地往上漲,州官嚇得趕緊取下紗帽,掉頭就跑,蛟龍看不見石頭上的花,才又老老實實躺進井里。
禹王鎖蛟井是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而建造。原井建于何時,因年代久遠無法考證。1980年禹縣人民政府在古鈞臺街東側重修禹王鎖蛟井。重修的禹王鎖蛟井為仿古歇山亭榭式建筑,亭子挑角起脊,上覆青灰色古瓦,殿內粉壁彩屏,外壁彩檐下繪有24幅有關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殿內有一座高達2.84米的大禹像,坐落于鎖蛟井邊,井口以巨石掩蓋。禹王鎖蛟井現為禹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伯授圖
傳說大禹治水以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經常泛濫成災。
那時候有個叫馮夷的人,被黃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河的狀。天帝聽說黃河危害百姓,就封馮夷為黃河水神,稱為根深葉茂信托投資公司,治理黃河。
河伯掏盡了氣力,治了許多年,也沒把黃河治他已年邁體弱,想著世上總有一天會有人能治理黃河的。為著叫后人治水少費點勁,他天天奔東走西,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畫了一幅黃河水情圖,準備把農業經濟授給能夠治理黃河的能人。
到大禹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水情圖授給他。這時,世上有個射箭百發百中的年輕人,叫后羿。他見河伯向為黃河水神,治理不了黃河,只是東奔西跑,不知道在干什么,便想把河伯射死。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來到了黃河邊,就帶著那幅水情圖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識誰。河伯跑來跑去見河對面有個英武雄壯的年輕人,就喊著問:“喂!你是誰?”
原來站在對岸的是后羿。他抬頭一看,喊話的老頭仙骨道風,就問:“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么?”
后羿一聽是河伯,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的一箭,射中河伯左眼。
河伯捂著眼,疼得直冒虛汗,心想:大禹呀,你好不講道理。想著生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的傳來一聲:“河伯!不要撕圖。”河伯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戴斗笠的年輕人,攔信了后羿,不讓他再向自己射箭。這個人就是大禹。原來,大禹知道河伯繪了黃河水情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
大禹過河來,跑到河伯面前,說:“我是大禹,剛來到這里。聽說你有一幅黃河水情圖,特來找你求教。”
河伯說:“我用了幾年心血,畫了這圖,現在就授你吧。”
大禹展開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一抬頭,河伯早沒影了。
后來,大禹根據河伯授給他的黃河水情圖,疏通水道,終于治住了黃河。
諸侯山治水
相傳在遠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嵩山南麓到處是一片汪洋。土地被淹沒,房屋被沖倒,無數百姓在洪水中喪生。當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