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一段街道
1948年前后的德化街,還是一條不足400米的馬路,南至大同路,北到長春路(現在的二七路),它很短,街道也很狹窄,石子路鋪成的街道,最高的房子是二層高的小樓房,遠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步行街的樣子。
1948年11月2日的《新洛陽報》上寫著這樣的一則新聞:10月28日,記者進入市區時,長春大街上,滿是來往的行人、汽車與各式車輛,但秩序極為良好,每個十字街口,有武裝戰士指揮交通。街道兩旁到處貼著解放軍秋季攻勢的捷報!多嵵菪侣劇穲蠛蛙姽軙牟几鎻堎N處前,聚集著很多市民。偽交通銀行門口貼有巨幅西北戰場形勢圖和大字書寫的中大、軍大等聯合招生廣告,里面設有流動圖書館、問事處,每天都有上千的青年、學生、各界人士紛紛前往報考、參觀、詢問、讀書……當市區進入黃昏以后,電燈大放光明。工作隊在警備司令部大禮堂主持的招待各界的晚會,每日滿座,F已連續四天并將繼續演出歌劇《軍民一家》等節目。
這是一幅當年鄭州市區的素寫圖,簡單而又具有輪廓,它所提到的長春大街,也就是現在鄭州的二七路,臨近著德化街。
1948年前后的德化街,還是一條不足400米的馬路,南至大同路,北到長春路(現在的二七路),它很短,街道也很狹窄,石子路鋪成的街道,最高的房子是二層高的小樓房,遠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步行街的樣子。但是,這已經是當時較好的路況了,離它不遠的長春路上遍布低矮的小房子,充塞著賣破爛為生的人們,即使是不遠處的西大街也不過是一條滿是灰塵的土路。
但是,它已經是當時鄭州最為繁華的一條街道,商賈云集,三教九流匯集在這里。有天一泉浴池、俊泰錢莊、鴻興源醬菜、鴻盛久布店、精華眼鏡行、三友鞋店、德茂祥醬菜園以及同仁堂藥鋪、老鳳祥金店,以及京都老蔡記餛飩館。
德化街的一位老商戶回憶起,那個時候的德化街電燈不明,可是到了晚上,德化街卻很熱鬧,有很多賣小吃的、擺攤的,還有搭著棚子的戲園子。由于挨著火車站,交通上的便利,使得從外地來的客商以及本地的市民,特別是沿著當時的長春橋、西大街而來的市民,都要借著晚上的時光來德化街走一走,轉一轉,吃些小吃,聽一出戲。
1948年的鄭州,似乎還沒有什么報紙類的東西,德化街上的商賈們知曉各類消息的渠道,更多的是從上門的顧客的口中聽到一些時勢消息?墒,這也要遇到那些愛“說”愛“現”的顧客,如果遇到的是買了東西就離開的百姓,也是打聽不到什么消息的。
后來大家看到街上有了便衣,又聽說老鴉陳、黃河鐵橋打起仗了,做著生意的店家紛紛地把各自的店門關起來,直到勢局穩定。
德化街真正意義上的繁榮是在1948年10月解放以后,據資料記載,德化街那時有商戶120多家,經營品種由過去的800多種發展到4000多種,不僅有全國各地的絲綢、呢料、服裝、百貨、皮毛、花布、水果、干貨等,還有省內的花生片、邙山蛋松果以及新鄭大棗、滎陽柿餅、武陟油茶面等土特產。
1948年的德化街,仿佛是初著新裝的女子,欣喜而充滿著期待,這份心情或許可以從當年《新洛陽報》上的記載中得到揣測,“從大同街向西,到平漢路車站,可以看到很新的綠色輕便火車頭和數十個大車箱完整地停在那里。從黃昏到黎明,經常聽到火車汽笛的吼叫聲。隴海路鄭汴段已經通車,平漢路鄭州到黃河南岸亦已通車,南面到小李莊段正在修復,預計十月三十一日可通車,鄭州人民在自己的軍隊保護下,一天天走向恢復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