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鄭州 >> 走進鄭州 >> 印象鄭州 >> 瀏覽鄭州

“春秋第一相”諫言主沉浮

2013/10/24 12:11:46 點擊數(shù): 【字體:

“春秋第一相”諫言主沉浮

齊桓公兩次葵丘會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有幕后推手管仲,是管仲輔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yè)
 

  □記者 朱金中 通訊員 馬學慶 文圖

  兩次葵丘會盟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齊桓公外,還有一位重要幕后人物作推手。可以說,盟會豐收果里,有齊桓公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

  他,就是被稱為“春秋第一相”的管仲。

  齊桓公創(chuàng)霸業(yè),主要得益于管仲的輔助。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少時喪父,為了生計,與鮑叔牙合伙經(jīng)商;后從軍,到齊國,幾經(jīng)曲折,經(jīng)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齊桓公尊他為“仲父”。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于士。”

  管仲相桓公,主持了一系列政治和經(jīng)濟改革:重視通商和手工業(yè);鼓勵開墾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chǎn);發(fā)展鹽鐵業(yè),鑄造貨幣調(diào)劑物價等。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即“利用周天子的影響號召諸侯,排除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威脅”。

  葵丘會盟的召開及所定盟約,可以說是管仲政治、軍事、經(jīng)濟等諸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即“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還輔助王室一次。《史記》的解釋是:兵車之會三,指前681年北杏之會以平宋亂,前656年侵蔡伐楚,前654年伐鄭圍新城;乘車之會六,指前680年、前679年兩會于鄄,前678年盟于幽,前655年會于首止,前652年盟于洮,前651年會于葵丘。

  “兵車之會”是軍事性質(zhì)的,乘車之會是外交性質(zhì)的,這些都出于管仲的倡議。這些會盟所起的作用,一是平定他國內(nèi)亂,二是攘除他國外患,三是謀求安定周室,四是發(fā)展國際友好。

  齊桓公的霸業(yè)達到最榮耀的時刻,是在葵丘盟會上。也正是這次大會,和盤托出了管仲的思想。他要輔佐齊桓公爭霸,目的是什么?當年齊桓公任用管仲的時候,管仲就說:你要稱霸,不稱霸我不輔佐你。說這個話得有個著落啊,葵丘之會把這個著落托出來了。

  葵丘盟會上,制定了具體翔實、可操作性強的“葵丘盟約”。之后,落腳到一句話上,就是“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即凡是參加這次盟約的國家,既盟約了,就要遵循它,不能再你打我、我打你,搞內(nèi)戰(zhàn),要和和氣氣過日子。這是要領,就是制定出了國與國之間的和平準則,要“大一統(tǒng)”。

  葵丘之會的盟約,把管仲的思想,或者說齊桓公、管仲爭霸的最終目的拿了出來。齊桓公霸業(yè)的整個理想規(guī)模就出現(xiàn)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管仲不光有才干,還是一個深謀遠慮、有憂患意識的思想家。

  無怪乎司馬遷這樣評價:“(管仲)為政,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梁啟超評價說:“(管仲)中國最大之政治家,亦學術思想界一巨子也。”

  尊禮儀,

  天威不違顏咫尺

  管仲在輔助齊桓公爭霸的過程中,處理各國之間的關系,最講究的是“禮法”,即按規(guī)矩辦事。

  管仲曾向齊桓公提了八個字——“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左傳·僖公七年》)攜,這里指離心離德的人,我們把他們招過來,要合乎禮法,要以德行來懷柔這些遠去的人。

  《史記》記載,齊桓公爭霸的時候,有豐富的物質(zhì)財富,諸侯國的使臣來時都是空著口袋,回去時卻是滿滿的。給東西,這其實就是管仲“招攜”“懷遠”的表現(xiàn)。

  細節(jié)決定成敗。葵丘會盟中,管仲對齊桓公祭祀中一個禮法的“迷津”指點,亦為齊桓公霸主的形象加了分。

  《左傳》:“夏,會于葵丘……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史記·齊太公世家》:“(齊桓公)三十五夏,會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桓公欲許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賜。”

  周惠王死后,周襄王即位。襄王上臺,是由齊桓公首止之盟給確立的地位,因此他是很贊成齊桓公稱霸的。由于身份決定,不能參加諸侯會盟,于是派宰周公宰孔賜胙。

  宰周公代表周王,向齊桓公賞賜胙肉,說:“天子有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事,派我來賜給你祭肉。”齊桓公要從高高的祭壇上下來下拜。宰孔說:“還有另外的旨意。天子讓我轉(zhuǎn)告說:‘憑您年老德高,更加慰勞您,賞賜你更高一級,不用下拜了。’”

  齊桓公想聽從王命,管仲從旁進言道:“周王雖然謙讓,臣子卻不可不敬。”齊桓公很聰明,就下祭臺來下拜,并說:“天子的威嚴不能冒犯一點點的,我小白哪里敢有一點貪圖天子的賞賜‘不用下拜!’呢?我怕如此一來會跌到壇下去,因此給天子帶來羞辱。哪敢不下拜啊?”

  話說得體面,事做得也體面,這種遵守規(guī)則的做法,給了其他諸侯更多的信任。眾諸侯皆嘆服齊君之有禮。“天威不違顏咫尺”,成為名言流傳后代。這是會盟中,很有意思的一個插曲。

  不封禪,

  顧大局直諫諍言

  葵丘會盟盟約簽訂后,作為霸主的齊桓公有點飄飄然,欲封禪泰山。《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于葵丘,而欲封禪。”

  在眾諸侯面前,齊桓公對周天子的使者宰孔說:“聽說夏、商、周三代都有封禪之事,寡人欲趁此盛會,封泰山,禪梁父,可乎?”宰孔聽了,臉色大變。

  封泰山就是祭天,禪梁父就是祭地。把自己的功績報知于天地,只有天子(多為開國天子)才有這種資格。諸侯的權利只能祭祖而不能祭天。現(xiàn)在,齊桓公要祭天,就等于宣布要取代周天子。

  宰孔見齊桓公趾高氣揚,似有矜高之色,就憤憤回答道:“你以為可,誰敢說不可!”私下對管仲說:“封禪之事,哪里是諸侯該說的話!仲父,你就不能說一句話諫止他嗎?”

  對齊桓公這種瘋狂的想法,管仲想盡一切辦法去勸阻。管仲說,現(xiàn)在諸侯之所以對齊國聽命,就是有“尊王攘夷”的大旗,如果做出封禪這種破壞“尊王”旗號的事情來,諸侯國誰會再心甘情愿地跟著齊國干呢?而且周天子并沒有失德,在目前情況下只能 “尊王”,這樣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實惠,又能避免引起眾諸侯的反感乃至攻擊。按管仲的經(jīng)濟學觀念,有名無實、有害無利的事,都不值得去做。

  聽了管仲一遍又一遍的嘮叨,齊桓公怫然道:“寡人北伐山戎,過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漢。兵車之會三,而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莫違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異乎?”(《史記·封禪書》)

  應當說,齊桓公的這些話說得相當狂傲,但那個時候的齊桓公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話雖這么說,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封泰山祭天地的想法——因為在這次立威的大會上,也有“諸侯頗有叛者”,《公羊傳》里說:“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

  管仲的話是對的,葵丘會盟是齊桓公的威望頂峰,但即使在這個頂峰,也有好幾個諸侯心懷不滿,如果齊桓公再做出什么授人以柄的事來,只會把越來越多的諸侯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在這種局勢下,齊桓公只好老老實實做他的春秋霸主。因此,齊桓公姜小白一生的成就,也就只能被永遠定格在“霸主”這個位置上了。

  封泰山的事,緩一緩。這一緩,就緩了四百多年,直到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才成為第一個封泰山的人。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3-09-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