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漢磚上的畫像藝術
2014/6/20 15:22:1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鄭州漢代畫像磚藝術,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是漢墓中的一種冥室建筑材料。漢磚上的畫像是以擬繪畫與雕刻相結合的形象藝術。
其作品是從地下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或散落在民間墻壁上、豬圈上、池塘邊,荒郊野外收集拓印出來的實物資料。
鄭州漢代畫像磚藝術,起源于戰國末年,盛行西漢,延續到東漢初。它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形象化的內容,展現了當時社會生活習俗和意識形態,可以說是一部形象化的漢代史,或說是一部百科全書,成為了解研究中國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科學、藝術諸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是中國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美術史上的光輝篇章,為史學界、考古界、美術界鑒賞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漢代畫像磚藝術遺存遍及全國各地,河南是漢代畫像磚出土的中心地區,鄭州則居河南之冠,其數量之大,內容之廣,藝術造詣之高,令人驚嘆。它像一面鏡子影縮出漢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題材非常豐富,從天上到地下,從仙界到人間,從神話到歷史,從人類到動物,無所不包,無奇不有,猶如一個浪漫主義的大千世界。有發人深省的歷史故事,奇異優美的神話傳說、歡欣奮發的樂舞百戲,社會生活習俗,典章制度、建筑、天文、除毒避邪、珍禽瑞獸等。畫面有巍峨的樓閣,直插云霄的雙闕、單闕,寬敞的殿堂和深邃的院落;一輛輛出行的輪車,一匹匹高大的駿馬,一個個忠于職守的官吏;翩翩起舞的伎樂,歡欣奮發的鼓舞,婀娜多姿的長袖舞,勇敢的斗獸,技術絕妙的雜技;生動的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各種形態的狩獵以及姿態各異的牛、羊、馬、熊、虎、龍、鳳、鶴、蛇和善跑易驚的鹿、兔、獐、犬等等。這些均充滿了熾熱的氣氛和勃勃生機,充分顯示了漢代人們對現實自然界美的尋求。
鄭州漢代畫像磚藝術,其風格獨具特色,它主題突出,畫像清晰,形象生動,不僅有直觀的寫實性,而且也具有浪漫主義的多變性和趣味性,實屬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以線為背,或直或平、或曲、或折,變化多端,顯得蒼勁深厚,健勁有力,深沉雄大的氣勢美。
從這些鄭州漢代畫像藝術中,可以看出漢代人們的追求和藝術創造性的升騰奔放的美學風貌,給人的是承認現實,肯定人生以及力量、運動和速度的感受。今天看來仍會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