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走進鄭州 >> 印象鄭州 >> 瀏覽鄭州

古國為新區增添底蘊

2014/7/9 15:07:06 點擊數: 【字體:

古國為新區增添底蘊

祭伯城位置示意圖
古國為新區增添底蘊

祭伯城考古發掘工作場景 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這十年,鄭州變化最大的地方,無疑是祭城。

  十年前,祭城只是一個偏遠鄉鎮,環境很差,土路凹凸不平,風起時黃沙遮天蔽日,熊兒河祭城段不過是個臭水溝;十年來,因鄭東新區選址祭城,這一帶道路寬闊了,路邊綠樹芳草優美如畫,河流寬闊了,河中波光瀲滟空靈如詩。不夸張地說,原來的祭城鎮如今已成鄭州最宜居的地方。

  隨著鄭東新區的快速發展,“祭城”之名,越來越為人熟知。但“祭”字到底咋讀?祭城這個地名到底是咋來的?大多數讀者可能并不了然。

  近半個月來,我們奔波走訪、查詢資料,頻頻有驚奇的發現。采訪之初,我們只知道,鄭東新區過去是祭國地盤,祭城即因此得名。隨著采訪的深入,我們漸漸發現,這個祭國是西周最為重要的封國之一,曾赫赫有名。周穆王、周宣王都曾暢游祭國,尤其是那位與西王母傳出“緋聞”的穆天子,曾留宿祭城,而祭國國君祭公謀父“飲天子酒”、占“天子夢”,勸誡天子尊重民力,打消縱欲之心,敬重嚴肅正派的大臣,遠離巧言令色的小人,“勿以小謀敗大作”。祭公謀父的這些話,因收進了中國最古老的書—《尚書》而影響深遠。

  在傳世文獻中,有關祭國的記載就不算少,而近些年出土的“郭店楚簡”、“清華簡”,也都有與祭國有關的內容。從這些史料看,生活在今鄭東新區的祭氏,曾有三代人任周王朝公卿重臣,可謂人才輩出、聲名顯赫。即便被鄭國滅掉后,祭氏首領祭仲仍是鄭國權臣,在鄭國翻江倒海……

  縱覽采訪收獲,我們深切感到,祭城既熟悉又陌生,祭國很近又很遙遠。說很近,是因為我們跟祭國人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至今仍沿襲他們的國名作地名;說很遙遠,是因為歷史畢竟已翻過兩千多年,一處遺址,幾片竹簡,無法重建祭國人生活的實際圖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歡樂和煩惱,早已隨他們的生命消失。

  不過,盡管陌生和遙遠,祭國也是鄭東新區悠遠的歷史記憶。那久已消失的古國,就像鄭東新區的一顆朱砂痣,來自前世,神秘玄妙。

  “一座沒有人文記憶的城市是斷層的,是沒有靈魂的,也是沒有發展潛力和宜居性的,”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說,“鄭州市經濟發展迅速,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我們總覺得這個城市似乎缺少些什么,我們以為非常缺乏的應該是這個城市的人文記憶。”

  《厚重河南》的這個系列,試圖走近祭國,追尋這塊土地久遠的往事。

  故城蹤跡無處尋

  祭國國都祭伯城位于熊兒河畔,在鄭州市農業東路與東風東路之間,以現在的眼光看,這個古城不大。

  鄭東新區人氣日盛,每天路過的人成千上萬,但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的腳下有一個三千年前的古國。

  這地方過去是祭城鎮祭城村,村子早已搬遷,新建的鄭州市兒童醫院和鄭州商品交易所技術中心均已接近尾聲。我們繞著古遺址走了一圈,沒能找到與古城有關的蹤跡,既沒有標志牌,也沒有任何地面遺存。

  古城為何一點遺蹤都沒有?我們為此大感困惑, 見到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張松林、丁蘭坡兩位先生,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疑問。

  “祭伯城的城墻,在現地面之下。城墻的頂部,都在地表下兩三米。”張松林說,“西周的地面,在現地面下8米以下。由于鄭東新區地下水位較高,挖到6米就出水,所以很多地方挖不到西周地面。”

  聽張老師一說,我們又產生了新的困惑:祭伯城距離鄭州商城不過10多里遠,鄭州商城時代更早,老城墻在地面上巍然挺立,這祭伯城怎么就都在地面下了呢?

  “鄭州坐在一張太師椅上。”看我們仍大惑不解,丁蘭坡做了個形象的講解:“在高程地圖上可以看得很清楚,鄭州市西北、西、西南、南都高,形成一個半圓狀的緩坡,像把圈椅,鄭州就在這圈椅上坐著呢。”

  丁蘭坡說,鄭州地勢的變化其實很明顯,比如站在建設路與秦嶺路口,向西是緩坡,向南也是緩坡。有種說法:西郊的一樓,海拔趕上東郊的十幾樓。而古代鄭州商城的地勢,比祭城要高得多。正是這一高度差,改變了兩座遺址的命運。

  商周時期,黃河對鄭州一帶并不構成威脅。但后來黃河淤積嚴重,河底抬高,尤其南宋初年黃河改道東行,無數次決堤,無數次抬高了黃淮地區的地表。

  黃河為患的分界線,應該在鄭州市東明路一線。位于東明路以西的鄭州商城,沒有受到黃河泛濫的影響,因此城墻得以保存下來。而東明路以東,長期受黃河泛濫的影響,過去都是黃沙土,風一刮漫天灰塵,如今森林公園、雁鳴湖的槐樹林,都是當初為治風沙種植的。

  祭伯城遺址歷史上被黃河淹沒了很多次,因此被深深淤埋在地表以下。

  發掘祭伯城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古城原地表高低不平,老城墻斷斷續續,原本高的地方,城墻都沒有了,低的地方,城墻反而保存下來。他們推測,原本地勢低的城墻,先被淤埋,反倒因此得到保護;原本地勢高的城墻,應該是被洪水沖毀了。

  因考古工期比較緊張,而地下水位又較高,祭伯城發掘的9000平方米只發現了部分西周碎陶片,沒有其他太多西周文物。

  祭國立國近300年,處于青銅時代的黃金期,而該國人才輩出,地位顯赫。按照常理推測,這座古城遺址中,各種遺物應相當豐富。但祭國古老的秘密,包括墓葬、青銅器窖藏,等等,被深厚的黃土保護起來,只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如果今后地下水位有變化,這個古遺址當有更多的發現。”張松林先生說。

  祭國立國與周公東征

  祭國的建立,與西周初年一次重大事件有關。

  公元前1045年,周滅商的第二年,周武王病逝。“天下聞武王崩而叛”,剛剛建立的周朝,陷入一場巨大的危機。

  武王的兒子年幼,他即位后由周公旦攝政,“代行王事”。這讓周公的哥哥管叔非常不滿,他聯合蔡叔、霍叔等兄弟,以及殷紂王之子武庚,以“周公將不利于孺子”為借口,策動公開叛亂。

  這位管叔跟鄭州也是大有緣分,如今鄭州有個管城區,就是因為他的緣故。武王滅商后,為威懾殷商殘余力量,安排他三位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帶兵駐扎在商朝王畿之地,號稱“三監”,這打頭的管叔,封國就在鄭州一帶。

  武王意外早逝,讓“三監”反而成為王朝的最大威脅。

  經過一系列的博弈,周公說服朝中大臣,組織東征大軍征討叛亂。周公東征持續了三年,他首先打敗了“三監”和武庚,然后揮師東進,征討參與叛亂的奄國、蒲姑和諸多東夷小國,大獲全勝。

  周公東征是影響深遠的大事件。東征的成功,使周公有可能完成一系列大作為:他營造了洛邑,把這個地方打造成政治、經濟中心,并把“殷頑民”遷到洛陽,駐扎“八師”監督、管束他們;分封商朝貴族微子啟于宋,建立宋國;分封周公長子伯禽于奄國故地,建立魯國;分封姜子牙于蒲姑舊地,建立齊國;分封周武王少弟康叔于朝歌,建立衛國;他還將東方“飛廉”鳥夷族的一部分遷到西邊,這批人表現很好,東周初年被分封為諸侯,建立了后來一統天下的秦國。

  周公東征時,“三監”叛亂的“帶頭大哥”管叔被殺,因管國所在地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周公也做了個重要的安排,分封他的小兒子于此地,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即祭國。

  一般認為,管國在今管城區,即鄭州商城里。但鄭州商城的考古發掘已持續了60年,基本上沒有發現與西周有關的遺跡,陶片、銅器什么的都沒有。因此,張松林認為,管國不大可能在商城里,根據掌握的考古資料,他判斷有兩種可能,一是管國在鄭州高新區一帶,一是管國也在祭伯城,周公直接以祭國替換了管國。

  管國存在的時間實在太短了,不過區區兩年,要想確定其城址,恐怕是不可能的事兒。不過,在武王滅商后分封的諸侯國中,管國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取代管國地位的祭國,在那時的戰略格局中,也當有重要的地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07-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