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鄉土氣息的虎頭鞋,需要做鞋的人一針一線地縫制。
極具鄉土氣息的虎頭鞋,需要做鞋的人一針一線地縫制。
老人一邊做著虎頭鞋,一邊向記者介紹做虎頭鞋的工序。
虎頭鞋是一種民間傳統手工藝制作的鞋,每到過年,為兒孫趕制一雙虎頭鞋是老一輩人的習慣。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會做虎頭鞋的人越來越少,這門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正在漸漸淡出我們的視野,谷玉鳳就是為數不多擺攤賣虎頭鞋的老人。
11月20日,記者途經安陽市安漳大道與平原路交叉口附近時,看到一位老人坐在路邊,她面前擺放著幾雙精美的虎頭鞋,這些虎頭鞋的鞋面上小老虎五官俱全,十分精致。老人一臉慈祥,邊看攤邊做著手里的活,一針一線,全神貫注。
今年76歲的谷玉鳳是市運輸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老人的兒女們都很孝順,可她卻割舍不下做鞋的手藝。十多歲時,心靈手巧的谷玉鳳便開始跟著母親學做虎頭鞋。參加工作后,做虎頭鞋的時間雖然不如以前多了,但是她卻始終沒有放棄這一傳統手藝,每年都要擠出時間做幾雙,如今老人退休后就更有時間做她的拿手活了。
聽說記者對她的虎頭鞋感興趣,谷玉鳳老人顯得特別興奮。“做虎頭鞋的程序很多很復雜,比如需要打袼褙、剪鞋樣、納鞋底、做鞋幫、繡虎臉、掩鞋口,最后還得把鞋底和鞋面縫合在一起,這才算基本完工。”一提起虎頭鞋,谷玉鳳老人就有說不完的話。
老人邊說邊向記者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一雙雙小巧奪目的虎頭鞋,臉上蕩漾著無盡的笑意。老人說,虎頭鞋最主要的還是虎頭臉面,這活兒最考驗做鞋人的手藝,不說各種彩線的搭配,單單虎頭上需要的針法都很多,這些都需要做鞋人一針一線實實在在繡上去,只有嚴謹有耐心的人才能做出栩栩如生的虎頭鞋。
“做一雙虎頭鞋要納千針以上,年輕時我一晚上就能做一雙,現在上了年紀,眼睛沒那么好了,一般三四天才能做一雙虎頭鞋。”雖然老人做虎頭鞋的速度慢了,但針腳仍然細密、均勻。老人說她不喜歡窩在家里看電視,感覺非常浪費時間,不如做點鞋出來賣。“我閑不住,退休了就想著做些針線活練練手,也沒想靠這掙錢。”
“ 虎頭鞋多少錢一雙?”一位顧客拿起一雙虎頭鞋仔細端詳了起來。“18塊錢一雙,這是實誠價,不說謊。”谷玉鳳老人介紹自己做的虎頭鞋。記者注意到,雖然很多顧客都在這“鞋攤”上欣賞并詢問,但真正購買的卻很少。
“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大人都給孩子做鞋穿,像我們這個年紀的家庭婦女基本都會做,現在的小孩穿這種鞋的少了,而且虎頭鞋對年輕人來說已經過時了,年輕人都覺得很難看,更沒人愿意學了。如果我們這一代老人不在了,虎頭鞋就更難見到了。”老人說到這兒不由得長嘆了口氣。
“這怎么說也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老手藝,真希望有人能學學。”老人告訴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學習這門手藝,不要讓這活靈活現的虎頭鞋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周俊英 王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