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安陽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安陽

池家年畫:舊時門上守家園,今朝畫卷說演變

2014/12/23 9:58:50 點擊數: 【字體:

    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一首民謠流傳至今,膾炙人口。在歲末年初、辭舊迎新之際,內黃縣池家木版年畫也悄然上市了。那些與春節的喜慶氣氛相關的年畫,在百姓眼中,是最熟悉不過的。“雖然池家年畫現在并不全貼在門上,但春節前兩個月還是最忙碌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池家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池建周笑著說。如今,池家年畫不僅僅貼在門上守衛家園,還傳播著安陽本土文化。 

    起源于明初 已傳二十四世

    在內黃縣東莊鎮三流河村,寬敞的公路邊,一排商業店鋪中間,有12間店鋪格外醒目,內黃縣池家年畫展示廳就在這里。

    12月11日上午,池家年畫傳承人池建周正在整理年畫作品。“前一段時間,連續參加了幾次國內展覽,比如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全國木版年畫聯展、‘中國情•鄉土情’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邀請展、首屆中原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在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邀請展和首屆中原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我們池家年畫的作品都獲得了金獎。”談起池家年畫,池建周一臉自豪。他說,池家祖祖輩輩歷來將印制年畫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如今受到這樣的表彰,他覺得很榮耀。

    “我們池家年畫起源于明初。”一邊小心翼翼地拿出《池氏家譜》,池建周一邊向記者介紹,“始祖池宏德原籍山西洪洞縣,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池宏德遷居到當時的大名府內黃縣三流河村,至今已傳二十四世。”池宏德當時是怎樣創立池家年畫的,目前已經沒有相關資料和文字記載。“當時印制年畫只是一種謀生手段,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沒有留下相關資料。但它像我國其他地區的年畫一樣,是中國古代一種寓意吉祥的年節裝飾藝術。”池建周說。

   題材多樣化 發展跌宕起伏

    池家年畫始于明初,在清雍正、乾隆年間曾一度興盛。過去年畫銷售主要集中于農歷臘月,攤販們在集市上設攤銷售。內黃縣池家年畫主要分布在以內黃縣東莊鎮三流河村為中心的周圍村莊,鼎盛時期有年畫作坊7家。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根據黨的安排,內黃縣東莊鎮池家年畫以抗日、反內戰和勞苦大眾為題材,創作、印制了很多年畫作品。

    新中國成立后,池家年畫得到了迅猛發展。那時,內黃縣東莊鎮三流河村池家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十多歲的少年,多數能從事年畫的印制。“文化大革命”期間,池家年畫被視為“封建迷信”,遭到毀滅性破壞,年畫作坊全部拆除,印制工具悉數銷毀。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池家年畫將改革開放融入創作題材,使年畫一度興盛,甚至出現了方圓百里競相爭購池家年畫的現象。但好景不長,純手工制作的池家年畫在高速發展的印刷業面前逐漸敗下陣來。“我記得那個時候,印制年畫的畫版有的變成了搓衣板、有的變成了蓋水缸的蓋子、有的甚至被劈開當柴火燒。”池建周惋惜地說。

    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池家年畫再度興起。“近年,我們池家年畫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榮譽。”池建周笑著說。2012年11月,池家年畫被安陽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安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7月12日,《池家年畫項目》被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河南省新聞出版局評為河南省青少年優秀文化產業項目。

    鄉土氣息濃 年畫種類繁多

    內黃縣池家年畫展示廳的墻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年畫作品。一邊欣賞,池建周一邊向記者介紹:“這個展示廳里大多是用古版印制的神像年畫。”

    池家木版年畫中的神像年畫種類繁多。池家年畫創立時,制作的幾乎全部是木版神像年畫。這些神像既有道教仙家又有佛教人物等。這些神靈“各司其職”,涉及民間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因為與民俗生活息息相關,每年臘月,這些神像年畫就成了市場銷售“主力”。《五路進財》這幅作品就很受歡迎。

    除了神像年畫,池家年畫的題材還有世俗生活、戲曲故事、歷史典故等許多內容。這些年畫或吉祥喜慶,或寓意平安,或世俗風景,或戲文故事,或神話傳說,題材豐富。這些內容多樣、生動形象的年畫,就成了農村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

    正如池建周所說:“池家年畫是在農耕社會產生的一種民間藝術,它符合當時農民和農村生活的特點,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記者觀賞了池家年畫作品《一團和氣》。整個作品構圖飽滿,沒有大片的留白。池建周說,因為木版年畫全靠手工印制,木版上若有大片空白,便會塌紙弄臟畫面,因此,年畫藝人總是盡量把畫稿畫得豐滿。這種豐滿的畫面有助于給人一種充實感,營造熱鬧的氣氛,也表達出人們希望生活圓圓滿滿的美好愿望。

    年畫是一種寓意吉祥的藝術品。在漫長的歲月里,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形成的一種象征性裝飾藝術,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信仰觀念。

    池家年畫的制作:方寸見真功夫

    在池家年畫作品的下方,一塊塊沾有墨跡的木版整齊擺放。這些印制年畫的木版,是研究和傳承池家年畫的“活化石”。

    “這些木版都是用硬度極高的梨木制作的,池家年畫的制作和傳承離不開它們。”池建周一邊說,一邊拿起一塊木版來到工作臺上,只見他將木版仰放在畫案上,調完墨汁后,用刷子將墨汁均勻地涂抹到木版上。緊接著,池建周拿出事先裁好的紙張,平鋪到木版上,并用專門的棕刷仔細地推磨紙張。當紙張從木版上揭開,一幅年畫就“出爐”了。“不同的年畫,印制技巧也不同。比如彩色套版年畫,每種顏色都需要印制一遍,怎樣印制出精品,這就需要技巧和經驗。”池建周說。

    印制只是池家年畫制作的一個工序。一般來說,池家年畫的制作需要經過備料、畫稿、刻板、印制、彩繪、裝裱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純手工制作。每個工序都有具體的做法和工藝技巧,其中畫稿和刻板最為關鍵。

    就拿畫稿來說,畫稿就是勾畫出年畫作品的輪廓,它分為復制型和創作型兩種。復制型畫稿只需將原來的年畫作品復制出來,而創作型畫稿則需要設計者運用池家年畫的表現手法,不斷地構思和創新。近年,池家年畫經過不斷發展,相繼創作出《曹操畫像》、《根在中原》等一系列作品。

    以創作《曹操畫像》為例。安陽發現曹操高陵后,曹操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立即引起池建周的興趣,他嘗試能不能用木板年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創作曹操的畫像,頭部雕刻難度最大。他先后研究了安徽亳州的曹操塑像、許昌的曹操塑像還有曹操高陵的曹操人頭畫像等實物資料。除此之外,他還在網絡上廣泛搜集有關曹操的畫像資料,并從《三國志》、《曹操傳》等書籍中尋找曹操的相貌刻畫。在衣著描寫方面,他還專門研究了漢代及三國時期的服飾特征,同時參考相關歷史時期的人物服飾,充分發揮木板年畫的藝術表現手法,對曹操的服飾進行了設計。“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將曹操畫像創作完成。”池建周說。

    畫稿定稿后,就該刻版了。刻版是一項費工費時的工序,池建周介紹,畫師用白描手法將作品畫在毛邊紙或薄綿紙上,刻工將畫師的定稿用粉糊反黏在刨平的梨木板上,留畫稿墨線剔去空白處,完成墨線版。畫師將墨線版印出畫樣,在畫樣上點出顏色,刻工再按點出的不同顏色,刻制出彩色套印版。“雕刻時必須全神貫注,特別是面目細微處,不能有一點失誤,否則便前功盡棄。”池建周說。每一塊年畫的畫版不過三尺見方,卻在方寸之間極其生動或夸張地表現出十分豐富的社會生活。

    池家年畫的現狀:艱難向前行

    12月11日,俄羅斯民間藝術品博物館貝科夫瓦洛佳專程從北京來到內黃縣年畫藝術館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并體驗池家年畫的印制技藝。貝科夫瓦洛佳說他去了很多年畫生產基地,也拜訪了很多傳承人,看到了天津、山東等地不同于池家年畫風格的年畫,感受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年畫魅力。他說內黃縣池家年畫具有構圖飽滿勻稱、形象古樸生動、色彩渾厚強烈等特色,在諸多年畫流派中獨樹一幟,具有中國年畫獨特的藝術風格。“池家年畫以其獨特的風格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但我目前做的非常吃力。”池建周擔憂地說。

    “年畫是寶,卻無法養家糊口。”作為池家年畫傳承人的池建周面臨著這樣的窘境。前些年,他閱讀了大量的年畫書籍,先后走訪了全國十幾個年畫產地與各地民間藝人進行交流,同時收藏了大量的年畫作品。他在學習、探索中不斷創作。但費盡心血制作出來的年畫沒有市場,池建周很無奈。迫于生活,他曾一度間斷年畫的研究。

    維護、創作、推廣池家年畫,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支持。目前,這些工作都需要池建周自己投入。“一年需要花費六七萬元,幸好我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目前,我的工資全部投入其中,不然無法維持現狀。”池建周說,單純依靠印制年畫無法維持生計,更談不上發展。

    池家年畫的艱難處境也讓池建周擔心傳承問題。“我的孩子也在學習池家年畫的制作,傳承不會在我這一代中斷,但如果池家年畫一直是背在身上的包袱,如何傳承下去是無法回避的課題。”池建周說,為了讓池家年畫更好地發展,他還走進學校指導少年兒童進行木版年畫制作,努力讓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池家年畫得到傳承和發展。

    池家年畫發展前景:傳播本土文化

    在剛剛結束的河南民間工藝美術邀請展和首屆中原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池家年畫作品《雙龍五鳳福》獲得了金獎。記者看到,該作品由兩條遨游的龍和五只輕盈飛翔的鳳組成了一個“福”字,字融于畫,畫藏于字,虛實相生,處處散發著華美雅致的氣息。2013,該作品獲得了國家版權局的著作權登記證書。像《雙龍五鳳福》一樣,目前,內黃縣池家年畫坊擁有7項國家著作權登記證書和1件外觀設計專利。

    隨著現代印刷業的高度發展和人們民俗習慣的改變,年畫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急劇變革,池家年畫的生存環境日漸惡化。池建周坦言,“我們池家年畫在傳承的基礎上,必須跟上社會發展。如果一直靠著幾分錢一張的年畫并不能將池家年畫更好地傳承下去。”池建周說,如今,他將注意力放到了創作新作品上。“主要是在池家年畫的表現手法基礎上,力求創作更多的符合現代人口味的年畫作品。”池建周說,目前,池家年畫作品《雙龍五鳳福》、《五福生肖圖》、《曹操畫像》等都深受歡迎。

    池建周告訴記者,以內黃縣池家年畫坊為基礎的內黃縣年畫藝術館正在籌建中。將來,池家年畫會立足安陽本土文化,以安陽深厚的文化資源為題材,創作出更多傳播安陽文化和社會正能量的年畫作品。

    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池家年畫這個古老的民間藝術會在不斷的創新和傳承中發展。就像一壇老酒,歷久彌香。

    相關鏈接 年畫起源

    年畫是一種寓意吉祥的民間藝術。在漫長的歲月里,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形成的一種象征性裝飾藝術,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信仰觀念。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兇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主題有著密切關系。在祈禱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年節風俗習俗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年節裝飾藝術——年畫。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安陽日報(2014-12-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