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原始圖騰
據《元和姓纂》所載,帝堯姓祁,其后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今河北省唐縣)。夏時,劉國有一祁氏因裔孫出生時有紋在手曰“累”,又生在劉國,便叫劉累。成年后到豕韋國(今河南滑縣東南豕韋城)求豢龍氏學習養龍的本領,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為御龍氏,又被稱為杜伯。《竹書紀年》云:“孔甲元年,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劉累子孫便以劉姓為氏。后因一龍死孔甲不滿,劉累便舉家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其子孫在商時更為豕韋氏,在周為杜唐氏。周成王時,陶唐氏之后,祁姓唐人作亂,周公征討平定,唐杜氏遷往杜,周宣王滅杜,杜伯之子隰叔逃至晉國,官拜士師,以官職為士氏,其孫士會到秦國,后又歸晉,但有些支庶子孫留在秦國,復先祖劉累姓氏劉。漢代劉邦即是由這一支發展起來的。
經學者考據,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西周時,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劉邑(今河南偃師縣西南),其子孫以邑為氏,此為姬姓之劉。還有出自他姓改姓或賜姓劉。劉漢王朝曾賜項氏、婁氏為劉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將鮮卑族的復姓獨孤氏改為漢姓單字劉氏。另外,還有鳥桓、差、氏、突厥、蒙古、維吾爾、回、滿等族,先后進入中原,也有不少改為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