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真正埋首歷史書籍的時候,你時常會感到不寒而栗。不是因為書中記錄的歷史事件,而是因為記錄歷史事件的方式。時間實在是太可怕,它會銷蝕我們的所有記憶,讓一切變得模糊而不可靠,即使有些東西已經寫在了紙上。
在敘述完一些并不十分可靠的女人后,我們卻發現了三千多年前有一個接近于絕對真實的女人,她叫婦好,商朝君王武丁的妻子。
我之所以敢相信婦好,是因為她曾經的生活已經真實地呈現在我們面前。1976年,在對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婦好墓發掘時,有了驚人的發現:以司母戊大方鼎為代表的二百多件青銅禮器,以銅鉞(音“越”)為代表的一百三十余件青銅兵器,一百五十多件酒器,七百多件產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飾,十六名殉葬者、六條殉葬狗,甚至還有四面銅鏡,等等。
安陽曾經埋葬過十一位殷商朝代的大君,但在歷朝歷代盜墓者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只剩下了十一座空陵。冥冥之中,神靈保佑住了婦好墓,得以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一位真實的女人。
婦好墓中出土的青銅禮器的銘文,與殷商甲骨文卜辭所記錄的有關婦好的內容基本吻合。我們知道,甲骨文記載的內容都是當時占卜用的卦辭,我們的祖先,至少在這種場合,曾經不敢說謊,因為他們畢竟對上天心存敬畏。所以,盡管婦好不見于任何正史,卻比任何文字記載的人物都更可信。通過這些考古發現,我們大致能夠了解婦好不平凡的一生。
婦好的名字如果按今人的解釋,既好聽又貼切。但“婦”既不是她的姓,“好”也不是她的名。“婦”是親屬稱謂;“好”則是她的氏名,卜辭的寫法是左子右女,讀如“子”。有學者認為,商王的配偶都是來自商朝所管轄的方國部族或者是城邑,因此這些女人的婦名就是在家鄉的名字上加個“女”旁,據此有人認為婦好是來自于子方國。銅器銘文中也把婦好稱為“后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后來商王祖庚、祖甲所稱的“母辛”也是指她。
婦好的丈夫商王武丁,是中國早期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君王。他是商朝第二十位君王盤庚的侄兒。盤庚繼位時,商王朝內憂外患嚴峻,為了擺脫困境,盤庚將都城從奄(音“演”,今山東曲阜)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史稱殷商。盤庚死后,其弟弟小辛、小乙分別做了接班人。小乙死后,將商王位子傳給了自己兒子武丁。在武丁執政的近六十年時間里,商朝中興并進入極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