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鶴壁 >> 當代鶴壁 >> 展示我家鄉 >> 瀏覽鶴壁

建于清朝中期 歷經繁華與戰火的老當鋪

2013/11/8 15:24:56 點擊數: 【字體:

建于清朝中期 歷經繁華與戰火的老當鋪

鉅橋村的老當鋪。鶴壁日報記者李國慶攝于7月19日

建于清朝中期 歷經繁華與戰火的老當鋪

與老當鋪相連的西廂房。鶴壁日報記者李國慶攝于7月19日

    淇濱區鉅橋鎮曾是一個以繁華著稱的大鎮。據鎮上的長者回憶,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鎮上每逢雙日就是大集會,最熱鬧的時候一天唱了18臺大戲。

    曾經的鼎盛雖已是過往,但也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值得考證、追尋的印記。如鉅橋鎮鉅橋村中的一棟老當鋪,至今仍巍然屹立,向后人昭示著曾經的繁華。
 
    建成已近200年 至今仍保存完整

    市文物工作隊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老當鋪建成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7月19日,記者在村中幾位老者的引領下,找到了這棟建筑。它坐落在一座幽靜的小院中,院里樹木青翠,主人種的蔬菜也長得很喜人。

    78歲的村民萬得道告訴記者,這棟建筑因在建成初期被用作當鋪而得名“老當鋪”。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這里多次被用作作戰指揮部,如今村里的人都稱它為“平望”(當地方言,意指較大的建筑)。

    記者看到,這是一棟長約10米、寬約7米、高約15米的3層磚木結構建筑。從正面看,墻體上面有6個圓拱形的窗戶,下面還有兩個方形的窗戶,臺基高約1.5米,門前有6級臺階,平望頂部還建有垛口。因為年代久遠,它的外墻體已成灰黃色,上面還有幾道頗為明顯的裂縫。

    “當年,一個山西人路過鉅橋鎮,看到這里人丁興旺、商業發達,就在此蓋了這棟平望,開了當鋪。后來,他的后人又把平望賣給了一個叫李維成的山西人。”今年68歲的村民王燦耀向記者講述這棟房子的歷史,“在那時當鋪就相當于銀行,主人的防御意識特別強。它的墻體很厚,門窗都用鐵皮裹著,頂部的垛口是為了方便望。小時候聽村中的老人講,當時鉅橋鎮上有一南一北兩家當鋪,這座平望就是當年的北當鋪,那時候當鋪的生意好著咧。”

    記者看到,老當鋪大門上的鐵皮已經銹跡斑斑、殘破不堪。村里的老人靳殿營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前,這棟平望被鉅橋鎮王下霧村一個叫趙老紫的地主買走。后來,又被國民黨某部當成倉庫使用。“墻體上那幾道明顯的裂紋,就是因國民黨部隊儲存糧食過多,擠壓墻體導致的。后來鬧饑荒,這里儲存的糧食被饑民一搶而空。”靳殿營說。

    陪同記者采訪的市古朝歌文化研究會會長陳紹國說,這座建筑歷經多次戰火仍能保存完整,很是不易。它的構造、做工,都非常有時代特色。

    對研究清朝中期的區域性建筑文化有一定意義

    如今,平望里堆放了許多雜物。正對門口的墻上,貼著毛澤東和其他開國元勛的宣傳畫,從發黃的紙張來看,畫已有些年頭。一樓的右側,是一架老式木梯,可由此上樓。

    記者細看房屋的構造,每一處都透露著滄桑:包鐵的門框、木門,門前光滑的石階,透露出昔日的興盛繁華。與平望相連的西廂房外墻上,還刻有建造時間,可以清晰地看到“道光元年(1821年,編者注)三月……”的字樣。

    市文物工作隊工作人員說,他以前到這里考察時,感覺這種建筑在我國北方并不多見。“它能保存得這么完好實在難得。它雖然是單體建筑,卻體現了當時的建筑特色,如厚墻體和既能望又能起到裝飾作用的垛口。”他說,這對研究清朝中期的區域性建筑文化有一定的意義。

    記者離開時,現任屋主侯永勝一直送到門口。這位曾遠近聞名的戰斗英雄、上世紀40年代的浚縣浚西游擊隊隊長,因為抗戰有功,在土改時,村里將這座他曾經的指揮部——平望連同西邊的廂房一塊兒分給了他。這些年,侯永勝和他的家人一直住在這里。記者相信,他的英雄事跡和這座平望的滄桑歷史,以后依然會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記者 陳海寅)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鶴壁網(2013-08-0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