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夢草原
2013/10/16 16:07:0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云夢山的出名,在于傳說這里是鬼谷子的隱居講學之地,被稱為“中華第一軍庠”。鬼谷子在這里帶出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優秀人才,使他們在后來攪動起宏闊的歷史風云。《鬼谷子》一書,成為后人追索一讀的名書。多少年間,人們朝圣一般擁向云夢山,去看鬼谷洞,拜舍身臺,飲神仙水。忽有一天,說云夢山還有一片頗為壯觀的山頂草原,更讓人引發奇想。
車子在盤山公路繞彎,一層層的山的輪廓向遠處漸去,裸露的山巖像北方壯漢的脊梁,漸漸進入一道氣勢磅礴的山谷,車子沒有下行,而是沿著山谷的邊緣爬上了峰頂。轉過山脊,一個頗為壯觀的山頂草原出現在視野中。
草是借助山頂的平闊生長的,連片的草鋪排而去,到了遠處或依峰形而上,或順巒勢而下,莽莽蒼蒼涌動在兩山相疊的皺折間。正是因為山形的變化,草原曲線也發生了變化。偌大一片草,稱“原”實不為過。呼倫貝爾草原、鄂爾多斯草原,那是蕩漾在內蒙古高原的碧海,而云夢草原,則是太行山上的綠湖。
這里的草,大都是黃陴草,還有一種紅草,都挺拔、高挑。高處齊腰深,低處也可沒膝。山風微起,勁草曼舞。仿佛一種久違的聲音,從童年的回憶中颯颯而來。在喧囂的世界里待久了,猛然聽到這種聲音還有一種畏懼感。草不只往一邊舞,這邊舞一陣子,就會往另一邊舞一陣子,煞是好看。在民樂和西洋樂的交響中,只有二胡和小提琴能組成陣勢,草即是這種弦樂的陣勢。
草一直長到了懸崖的邊緣,站在這邊緣眺望,可看到遠處的摘星臺,那里曾是商代的宮殿區,是產生紂王和妲己故事的地方。傳說中的紂王是一個暴君,現今越來越多的論點正在推翻這種傳說。而朝歌古城的歷史,也越發讓人沉迷。再往遠處看,是蜿蜒的淇河,那是一條流淌著詩經的河流,“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淇水悠悠,檜楫松舟。”《泉水》、《淇奧》、《竹竿》都與這條清且漣漪的河流有關。流水逝去,詩中的人物與景象卻歷歷在目。紂王就埋在了淇河邊上,黃土一丘,芳草萋萋。云夢山下到處是沃土良田,一方方、一塊塊,甚是美觀。這片土地,曾不知逗引多少干戈筆管,這里是產生英雄的地方,產生詩的地方。
在草原的下方,順著崖頂窄窄的石道盤旋而下,可達鬼谷子隱居講學處,山坳中仍存有不少遺跡。長久以來,人們朝圣云夢,很少將視線投向山頂的這片草,直到有一天,方發現這里還有一個異于古跡的文化飄搖著。
時近黃昏,山谷奇靜。鳥時不時投進草中,或從草中射出來,給這種靜增添了質感。
草是時間的證明,沒有誰能考證得出這片草已經繁茂了多少年。往前推算,這里曾是鬼谷子講學的布陣場,鬼谷洞中謀略,舍身臺下教誨,山頂草原推演,八卦陣、八門陣,諸種陣法在這里縱橫捭闔。
草是一種力量。遠離大自然的人們,猛一來到這里,會有一種迷醉的瘋狂,云夢草原的管理者為這種瘋狂搭建了蒙古包,引來了蒙古馬,還有弓箭、篝火,你可以盡情地帶著你的剽悍來,帶著你的威猛來,帶著你的情愛來,帶著你的快樂你的憂傷你的孤獨你的迷惘來宣泄放浪。
山上的草原離天空最近,夜晚就愈加覺出了月的光亮,覺出一種天籟之聲自周圍響起,那是草的搖擺。偶爾能聽到一兩聲單調的蟲鳴,讓人感到靜的擴大。這時攜幾位摯友,團坐于草間,把酒臨風,說不上是酒醉、風醉還是草醉。迷蒙中會覺得,云夢草原像一部大書,被山捧著,書頁翻動,而鬼谷子十四章是殷商的野史,是詩經的段落,亦是夢的聯翩。
歸去的途中思索,“云夢草原”四個字很有美學意味,不管是分開讀還是連綴讀或是倒過來讀,都構成氣象。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鶴壁日報 2006-9-25 作者:王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