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爨姓得姓 跟“燒火做飯”有關

2014/7/7 11:27:49 點擊數: 【字體:

  鄭州市民爨保園喜歡給人出這樣一個謎語:興字頭,林字腰,大字底下加火燒。打一字。

  謎底就是他的姓。因為認識這個字的人太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簡化字,爨保園的父親將“爨”簡化成了“串”字。盡管如此,在給別人介紹的時候,爨家人還是喜歡說自己姓爨。

  麻煩

  老師纏著問他的姓 害他沒考好

  爨保園小時候,父親就一遍遍地教他一個字:爨。因為這個字少見、復雜,這個姓從小到大沒少給他惹“麻煩”。他上小學的時候,有回考試,監考老師看到他的名字,頓時對他的姓來了興趣,問這問那。因為老師的一時興起,他那次的考試成績慘不忍睹。

  爨保園也因為這個姓得過一些“好處”。比如,受邀參加湖南衛視的《非常靠譜》。那期節目叫“姓得麻煩”,節目中爨保園講了一件“麻煩事兒”。

  他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上班,經常幫人做標書。有時候會趕上投標文件要逐頁小簽,就是每張紙上都要簽上名字。一般標書有300多頁,需要一正四副一共5套,合起來1500多頁。光簽名字,他都要比別人多花很長時間。

  爨姓的麻煩不止他一個人有感觸,爨保園的侄女也深有體會。因為這個姓,她剛上大學就成了名人——爨姓太少見,很多同學跑去找她看稀罕。

  趣事

  汪涵笑稱恨不得叫“汪爨爨”

  昨天,在河南商報姓氏群里,爨保園一說出他的姓,不少人都問他這個字怎么讀。他馬上解釋:這個字讀cuàn,古時候讀chuàn。

  托這個姓氏的福,爨保園總能很快被人記住。不少人在第二次見他時脫口而出:“你姓爨,對吧?”

  在中國科學院姓氏研究專家袁義達和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邱家儒共同編纂的《中國姓氏大辭典》中,一共記載了23813個姓氏。其中,筆畫最多的姓就是“爨”,共30筆。爨保園說,在中國的單姓中,爨姓可謂是筆畫最多的。這個字寓意也非常好,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因為這,汪涵(湖南衛視主持人)還開玩笑說,恨不得改名叫汪爨爨。

  爨保園解釋,“爨”的意思是燒火做飯。這個字上面看起來是兩個人和一個做飯用的銅鼎(銅鼎屬“金”,鼎中有“水”),字的中間是一個灶臺(“土”),最下面用木柴(木)燒火(火)。

  得姓

  爨姓得姓 跟“燒火做飯”有關

  有一種說法是,爨姓源于姬姓。周王朝時期,有一種官職叫爨官,就是主管王室火灶之事的官員。爨官的后裔子孫中,有人以先祖官職為氏,稱爨氏。

  爨保園說,第一個有史記載的以爨為氏的人,是戰國時期蜀國的大將爨襄,他也因此被爨姓人視為得姓始祖。爨保園曾聽老一輩人說,爨襄做飯很好吃。

  爨姓人創造了聞名于世的爨文化。如今,爨人所用的“蝌蚪文”即爨文早已失傳,他們所獨有的巫術、農業典籍、兵法等也不復存在。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個在他們的后人中世代相傳的故事——勤勞、勇敢的男青年阿黑和美麗的女青年阿詩瑪之間的凄美愛情。

  據記載,還有一支爨姓,源于東漢末年的班固。當時,班固因軍功被皇帝封賞,封地被稱為‘爨地’,封地所有的百姓都姓爨。

  如今的爨姓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陜西、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在云南、四川等地,仍然保留著爨人的文化,定期舉行爨鄉文化節、爨族火把節等活動。在洛陽宜陽每3年也會定期舉辦清明祭祖活動。

  改姓

  字太復雜 爨姓無奈改成了串姓

  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爨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50位,人口約2100人。爨保園說,實際上,真正的爨姓人有幾萬人,只不過,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改為了其他姓氏,比如寸、全、炊、串。

  早在南詔滅掉爨氏的時候,當地的很多爨姓人改姓為寸。

  從河南洛陽遷到湖北十堰的爨江峰一家人,則在很長時間里以“炊”代姓。直到2009年,爨江峰老家的長輩提出不能因嫌麻煩而改姓,一家人才統一將姓氏改回“爨”。

  上世紀50年代,流行簡化字的時候,爨保園的父親將姓改成了讀音接近、跟“爨”有淵源的“串”字。

  當時,鄭州其他的爨姓人有的改姓為“炊”,有的改姓為“寸”,還有人死活沒改姓。改姓為“炊”的一家爨姓人,如今已經改回了爨姓。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7-0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