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西漢時曾有“姓名三字經” 對《百家姓》影響巨大

2014/10/24 11:51:44 點擊數: 【字體:

 

西漢時曾有“姓名三字經” 對《百家姓》影響巨大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說起百家姓,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句話。而在今年的中國百家姓排行榜中,“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是王、李、張三大姓氏。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為全國前20大姓氏。對照排名榜尋找自己姓氏的排名,成了一件有趣的事。但也有人提出疑問:按理說,趙姓并不是人口最多的姓氏,它為什么會排在第一位?原來排名第一的姓氏,為什么從趙姓一下變成了王姓?一部字數不多的《百家姓》,其實背后有著豐富的故事。

  ·起源

  《百家姓》是何時何人所作

  說起《百家姓》,我們都不陌生。民國以前,它更是與《三字經》《千字文》一起合稱“三百千”。作為童蒙讀物,它曾是每個兒童入學后必須誦讀的書目。

  《百家姓》共收集姓氏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古時,小朋友們不僅要能背誦,還得說出其中重要姓氏的來歷和歷史名人。

  復旦大學歷史系錢文忠教授介紹,這部《百家姓》,在南宋時期就已經十分流行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秋日郊游》的一段注里寫道:“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當時,《百家姓》在鄉村已經成為小孩子的必讀書目,可見其流行程度。

  錢文忠推測,《百家姓》的作者,是五代十國末期、北宋初期吳越地區的一位“知識分子”。南宋王明清的《玉照新志》記載,《百家姓》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此印證了這一說法。不過,宋時的《百家姓》收錄的姓氏為411個,如今收錄504個姓的版本,其實是后人增補過的。

  為何以“趙錢孫李”四姓開頭

  《百家姓》中,開頭為什么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呢?是因為這幾個姓在當時人數較多嗎?

  有讀者認為,《百家姓》是北宋初期的人編寫的,“趙”是當時的皇姓,隨后的“錢”代表有錢,“孫”代表子孫眾多,“李”則代表桃李滿天下,合起來就是老趙家不僅有錢,子孫繁衍旺盛,門生也遍布天下。

  《玉照新志》記載:“市井間所印《百家姓》,明清嘗詳考之……其首云‘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錢)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后妃。”

  對此,錢文忠介紹,《百家姓》中的姓氏,并不是按照這些姓的人口數量排列的。“趙”是當時的皇姓,理所當然排在第一位;錢镠曾在吳越地區建立吳越國,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貢獻,當地人都很感念錢家的恩德,所以“錢”就放在了第二位。至于“孫”,則是吳越王錢弘俶皇后的姓;“李”是當時吳越鄰國南唐的國姓。

  其實,《百家姓》原本只是姓氏的簡單排列,成句后并沒有特定意義,但有一些句子后來演變為成語。比如,“烏焦巴弓”是《百家姓》里排在一起的四個姓氏,如今常用來比喻物體被“燒得烏黑”。

  甲骨文里就有關于姓氏的記載

  其實,在宋朝之前,就已經有了關于姓氏的專著,最早可追溯至甲骨文時代。目前已出土的甲骨文中,關于姓氏的記載并不少。

  戰國時期,趙國的史官編寫了一部《世本》,主要記載黃帝以來至春秋列國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等。可惜,《世本》原本早已散佚,今人看到的是清代的八種輯本,合稱“世本八種”,其中以雷學琪、茆泮林的兩種輯本最好。

  《百家姓》是“四字經”,西漢時期,有人曾編纂過一部《姓氏急就篇》,除開頭外,全文以“三言詩”的形式編排,俗稱“姓名三字經”。這部書在宋代以前十分流行,也對《百家姓》的出現產生了巨大影響。

  《百家姓》問世之后,后人又先后編寫了各種《續百家姓》《增廣百家姓》等。而如今人們最常見到的《百家姓》,其實不是宋朝時的原本,而是清代的一部《增廣百家姓》。

  “朱奉天運,富有萬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這部《皇明千家姓》的編纂時間,估計眼尖的讀者能猜出來。明代的皇帝姓朱,該文的第一個姓自然非“朱”莫屬了。

  “孔師闕黨,孟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到了清代,康熙皇帝親自主持編寫了一本《御制百家姓》,這部著作也是四言成句,但前兩句分別以“孔”“孟”開頭,是尊崇儒家的意思。

  漢族有《百家姓》,古代的女真族、蒙古族也都有。如《女真字目百家姓》和《蒙古字目百家姓》均以少數民族文字書寫而成,但它們并沒有流行起來。

  ·變遷·

  從“趙錢孫”到“王李張”

    “你老幾啊?”回答:“請查姓氏排名榜!”這樣的對白常常成為小伙伴們的談資。據國家統計局工作人員介紹,關于姓氏的統計分析文章是國家統計局人口就業司武潔和楊建春所寫,文章數據主要援引自國家統計局負責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數據顯示,全國前20大姓氏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前20大姓氏的人口占比超過全國人口的一半,我國常用的前100位的姓氏人口占82.1%,超過200萬人以上的姓氏有114個。其中,“最大姓”王姓達到9468萬人,占總人口7.1%。

  文章稱,姓氏在我國東中西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差異,姓氏顯示出了地域的聚居性和多樣性。例如,位于首位的王姓在東部地區占38.3%,中部占26.0%,西部占23.5%,東北部占12.2%。

  在我國姓氏人口超過一萬的復姓僅有11個,其中位居首位的是歐陽,全國有90.1萬人,其次是上官,有7.5萬人,第三是皇甫,有5.3萬人。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一種姓都包含其獨特、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的姓氏來源包括圖騰、部落或國家名稱、官職、皇帝賜姓以及避難改姓等多類。”華中農業大學民俗社會學教授蕭洪恩介紹。

  專家分析,國人熟知的《百家姓》次序不是按姓氏人口實際排列。“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等貴族姓氏先后成為百家姓前幾位。

  “百家姓排行榜的變遷,其實是一種從政治學意義向統計學意義轉變的象征,也是貴族化大姓傾向朝著平民化平等意義的轉變,如今國人的姓氏,不管排第幾,沒有高低、貧富、貴賤之分。”蕭洪恩說。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袁義達,曾經多年研究中國人姓氏的群體遺傳和人口分布,他認為,中國人的姓氏主要起源于西北和中原地區的民族,融合并同化了各個時期周邊各民族的姓氏,這才形成了幾千年來一直在使用的漢字姓氏。

  關于姓氏,民間也有不少地方民俗傳說。例如,中國古代和近現代文學作品中,都有不少關于家族世仇、同姓不婚等的描述。專家分析,如今,世仇不婚等不合時宜的觀念已經逐漸被現代人摒棄。

  蕭洪恩認為,對于姓氏的重視,體現了中國人對宗脈等觀念的強烈認同感。當前一些外國人也有取中國名字的現象,就是一種文化認同的體現。姓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姓氏在歷史的衍化中,為人們尋找宗脈源流,建立宗脈意義上的歸屬感,幫助人們認識傳統的血親情結,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專家表示,姓氏絕不僅僅是一種名號,其所反映的社會內容相當豐富,從姓氏入手,能讓我們對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的觀察更清晰、更深入。

  ·趣聞

  字數最多的姓

    在眾多姓氏中,不光有單字姓、復姓和雙字姓,還有字數更多的姓,字數最多的姓是十字姓“伙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西藏有這個姓。

  筆畫最少的姓

    筆畫最少的姓為一,一是傈僳族姓,由乙姓衍化而來。筆畫最多的姓為30筆。

  第一到第八

    除了百家姓以外,還有很多姓氏少見而且特別。“第五”姓是中國的一個復姓。古代中國曾經有過從“第一”到“第八”的姓氏,其中姓“第五”的人數量較多。目前“第五”姓大多已經衍化成“第”姓或“五(伍)”姓。

  柴米油鹽

    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有趣的是,這七件事也是七個姓氏。柴姓、米姓分別約占全國人口的0.058%和0.035%;油是傈僳族姓,山東省多此姓;鹽姓在江蘇、四川等地有分布;醬姓源出不詳,臺灣有此姓;山西扶風、四川成都、臺灣、上海等地有醋姓;茶作為姓有槎(chá)、屠(tú)兩音,云南省多茶姓。

  東西南北

    東西南北、上下左右不僅是方位詞,也是中國人的姓氏。

  山西省最新百家姓排名,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趙、郭、楊、陳、武、高。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三晉都市報(2014-10-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