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總有一個名和姓,它是一個人的代表,也是一個人的符號,及是人們生活之中彼此的一個區別,也是彼此相聯系的一個標記,這當然是一個非常明了又簡單的問題。但是,話又說回來,您們想知道我們國家的姓氏和姓名是怎樣來的么?這里面卻藏著很大的學問。根據專一調研姓名學的專家考證,在我國的古時候,他們是先有姓氏,然后,才有名、字和其它的別號的。姓氏在姓名學上是姓與氏的合稱。根據我國的古書《左傳、隱公八年記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上而命之氏。”《通志、氏族略序》也說:“三代之前的姓氏,是分而為二的,男人是稱為氏,女人是稱為姓的。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性和庶姓之別;氏和姓不同者,可以通婚姻;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從秦朝、漢朝以后,姓氏開始不分別,直接說姓也可以,直接說氏也可以,或者是兼言姓氏都行。
根據我國的文獻所作出的統計,中國人的姓氏多達5660個,其中單姓有3484個,復姓有2030個,三字姓有146個,當然,這里還不包括四字姓、五字姓和還沒有統計上的姓,以及明朝和清朝移居中原的蒙古人和滿族人譯改的姓。如此之多的姓氏是我國姓名學的基礎,姓名它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符號和代表,從易學的角度講,它也關系著一個人一生的事業、健康、婚姻和人際關系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姓名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姓名作為社會上某一個大人物或者是小人物的代號,它必然與一定的歷史、民俗、文化、思想、地域、習俗相關聯,也就是說它是一個特文化的反映。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創立姓氏的主導思想是以生母為本位、以女性為核心的。許多有關于姓氏起源的傳說以及最古老的一批姓氏用字,都非常清楚的反映了這個基本問題。實際上,中國人的名字,是一種外在的美與內在美的結合,是有一定的深刻的含義的。中國人的名字,它們多數是有二個或者是四個漢字組成的,其中也包括了姓氏。這些漢字它們可以組詞,也可以連語成句,可以摹狀,也可以抒情言志。可以比喻、可以象征、可以用典,也可以美聲,總之,它們在造型、斗智、表達方面的功能都是豐富多采的。因此,我認為一個人的名字,決不是一個單純的“稱謂”,決不是一個單純的“稱號”,也決不是一個單純的“代號”。好的名字它可以是一幅畫,一首詩,一支歌,一篇座右銘,一聲美好的祝福;也可以是一片理想的彩云,一道閃電,一陣夏季清涼的風,一場心靈的春雨。有的還凝結著偉人的志向;有的名字是深含著哲學家們的思想;還有的名字構思巧妙,還閃耀著 智慧的光芒。一個好的名字音、形、義都是非常好的,它具有千古不配的魅力,絲毫不亞于一個玲瓏剔透的藝術品。
由于姓名學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所以,人們習慣上也把她并入了藝術的行列。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為什么呢?因為,名字不但是個人獨有的語言代號和文學標志,也表明了個人的家族和血緣之中的承傳及長幼之間的關系外,還有音美、義美、形美和文辭美、知趣美等多種優秀的品格。它不但有實際運用的價值,而且,也具有文學功能和藝術功能,我相信它在人們生活之中所產生的巨大動力,也相信今后它的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