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芭蕉葉上的生命 談談懷素和尚與草書

2013/10/21 15:28:44 點擊數: 【字體:


芭蕉葉上的生命 談談懷素和尚與草書


    對于草書,我一向 “敬而遠之”。一是才疏學淺,悟不透那龍飛鳳舞后面的玄機與奧妙;二是見多了諸多披著外衣的書法作品,讓人不好說也說不出一些所以然來,只好閉口不談,“顧左右而言他”,以免露出“藏在袍子里的小”來。但這并不妨礙我閱讀書法后面的東西,比如書家的人生經歷,比如書家的逸聞趣事。逸聞趣事雖當不得真,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人生的影子在其中。比如這個叫懷素的和尚,就與芭蕉葉結下了不解之緣。就如同那個叫李白的詩人,與月光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樣。

    歷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和尚,并不是因為佛學的高深。懷素也是。懷素俗姓錢,字藏真,出身湖南零陵官宦世家,10歲時皈依佛門。陸羽在《懷素別傳》說,懷素的伯祖父釋惠融(和尚)也是一位書法家,他學歐陽詢的書法幾乎可以亂真。懷素受伯祖父的影響,聰明好學,尤愛書法。童年時的懷素,便把墻壁、器皿和衣帛都當作寫字之物。

    懷素酷愛書法,尤其是狂草。剛開始學習書法時,因沒錢買紙,他就找來木板,將木板拋光后在上面練字,多日后竟將木板寫穿。拋光的木板有限,懷素便種了1萬余株芭蕉。芭蕉長大后,他摘下芭蕉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后來,懷素干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因為芭蕉樹的緣故,他將自己的居所取名“綠天庵”。懷素極其用功,對于書法的癡迷狀態無人能敵,他用過的廢棄筆頭竟集結成堆,后人將這個“筆堆”形象地稱之為“筆冢”。經歷了千萬次芭蕉葉上的舞蹈之后,他終于進入了揮灑自如、出神入化的地步,練就了米芾稱為“如壯士拔劍,神采動人,回旋進退,莫不中節”的狂草。瀟湘處士朱逵遠赴衡陽,拜訪懷素后作詩描述懷素字體之奇:“衡陽客舍來相訪,連飲百杯神轉王……筆下惟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怪狀崩騰若轉蓬,飛絲歷亂如回風。”朱逵最后大發感嘆:于今年少尚如此,歷睹遠代無倫比。

    公元761年,李白南游瀟湘時與22歲的懷素相遇。與月光有緣的老詩人和與芭蕉葉有緣的年輕書家意氣相投,很快成為忘年之交。李白看了懷素的狂草后寫下了著名的《草書歌行》:“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我知道懷素還有一個愛好:飲酒。懷素的晚年在四川成都寶園寺度過。詩僧貫休說他“師不談經不說禪”。李璜在《唐釋懷素食魚帖》后記上說,懷素既食肉又食魚。史書上說,懷素“嗜酒,凡一日九醉,時人因目其書為醉僧書”。與他同代的竇冀,寫了一首《懷素上人草書歌》:“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個豁胸襟氣……枕糟籍曲狂三醉,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由此來看,懷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即“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醉酒的他,把所有的生命力、創造力都灌注進筆端,這樣的作品怎不泣鬼神而驚天地呢?這也不難理解呂總在《續書評》說的“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 懷素“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對后世影響極大。由于懷素草書精妙絕倫、獨樹一幟,所以歷來為收藏家所珍重。僅宋朝御府所收藏的懷素草書就多達101件。只可惜宋御府收藏的懷素草書大都已毀于兵災。流傳至今的懷素草書有以下7件:《自敘帖》、《藏真帖》、《千字文帖》、《苦筍帖》、《食魚帖》、《圣母帖》、《論書帖》。

    相比較而言,我還是喜歡在芭蕉葉上寫字的懷素。正是那些日子,讓懷素的生命得到了另一種闡釋。沒有那些日子的歷練,晚年的他,飲多少酒對于書法來說也是沒用的。奇怪的是,不少人只記住了飲酒的懷素,把自己打扮了酒徒或者其他另類形象,只為吸引一下眼球。更多的時候,我們在一步步遠離真相。奇怪的是,我們一直以為自己在逼近真相。本文配圖由李雯制作。任崇喜【原標題:芭蕉葉上的生命】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開封日報 2012年6月8日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