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一:任何藝術品的價值評估,都有一個綜合評價體系。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是兩個概念
二:作家拿起毛筆來,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
三:寫作、書法、繪畫都是藝術表達方式,背后的審美原則是一致的
□見習記者 王惟一
核心提示
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后,其書法作品也身價倍增,近日就有書商愿出價120萬購買莫言多年前寫的一個劇本手稿。收藏界人士預計,莫言獲獎后,其書法作品價格可能會漲10倍,成為中國作家中書法價格最高的一位。
除了莫言,喜歡“舞文弄墨”的作家還有不少:賈平凹、二月河、余秋雨、陳忠實……演藝界人士也不甘落后,如趙本山、唐國強、張鐵林、倪萍、徐靜蕾、姜昆、趙忠祥等。這些名人的書畫作品,市場表現都相當好,有的甚至高過專業書法家。
A
名人書畫水漲船高
日前,趙本山的一幅四字書法“龍騰鳳舞”在某慈善拍賣會上拍出了92萬元的高價,而5年前他的四字書法“天道酬勤”拍出的價錢是3.4萬元,身價漲了27倍,增速超過徐悲鴻、傅抱石等大師。無獨有偶,倪萍的畫作《韻》以118萬元成交,陳道明的書法“居高聲遠”以35萬元成交。
美術評論家、書畫家鄭志剛告訴記者,賈平凹的字賣得比專業書法家還貴,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由于他的名氣大,他的書畫在禮品市場認可度非常高,上門求字的人絡繹不絕,而他也明碼標價,據說目前一幅字已漲到5萬元。賈平凹坦言,自己“靠寫文章立足,靠賣字畫養家”。
B
文人書畫素有傳統
“自古‘詩書畫印’就是文人四才”,河南省書畫收藏協會會長胡聚堂表示,過去中國傳統文人中不乏書法高手,書法都是童子功。
古代就不必說了,文人必須有好字,不然科舉考試都難通過。近代的有魯迅、沈從文、喬大壯、臺靜農、吳小如、顧廷龍等,他們的才、學、識都是一流的,在書法上都有深厚功力,基礎扎實,國學底子也深,寫出的字能抒情達意,有文化內涵。
而如今,整個社會、時代、人都變了。名人們很少有童子功,多是成名后開始書畫創作,有附庸風雅之嫌。“書法是有法度、有傳承的,不是隨便寫寫毛筆字就叫書法。許多名人半路出家,寫字沒什么法度可言,一看就不是那回事。除了法度,還要有功力和技巧。有人懂書法,卻筆力不夠,寫出的東西還是不行,就是因為沒有長期的工夫。”
胡聚堂說,當代的名人也有一些確實寫得不錯,比如余秋雨,5歲就開始練毛筆字,幾十年來從未間斷,書法底蘊頗深。“他還十分謙虛,屢次說自己并非書法家,有人喜歡自己的字一定是人們認為他在別的領域里有成就,還能把字寫得這么好是很不容易的事。”
然而,現在大部分名人的字畫都缺乏藝術價值,行家一看就覺得“不沾邊”。“這樣的作品,掛起來當藝術品欣賞、在市場上賣高價,都沒有意義”,胡聚堂說。
C
藝術品價值應綜合評估
“名人書法”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很上路子,有的剛剛入門,但價格卻都相當可觀。對此,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著名書法家葉培貴認為,名人書畫作品的市場價格高于其藝術價值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足為怪。
“任何藝術品的價值評估,都有一個綜合評價體系。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是兩個概念,沒必要攪在一起。這些名人在他們各自的領域取得了成績,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美譽度,人們喜愛、欣賞他們,也愛屋及烏,愿意出高價買他們的作品,這是很正常的,無可厚非。”
D
創作心態:自娛自樂or為名為利?
在胡聚堂看來,名人搞字畫創作,不外乎有三種心態:
第一種是閑暇自娛,修身養性。“很多名人對書畫感興趣,把寫字畫畫作為業余愛好,自己品玩或與朋友交流,不求名求利,這樣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
第二種是為名。“名人們現在是公眾人物,但總有一天要走向臺下,一些人不甘寂寞,還想繼續有所表現,便選擇了書畫這一形式,以博得雅名。”
第三種是為利,這也是目前最常見的心態。名人憑借自己的人氣,把書畫作品拿出去四處展覽、賣錢;還有的人,創作初衷是業余消遣,但被推手硬推上去,幫他們辦展覽、進行炒作。“老百姓也不懂這些,看名人來辦展覽,沖著人家的名氣就想買一張。”胡聚堂說,“收藏心態也很重要,如果是出于對他們的喜愛,砸錢捧捧場,這無可厚非,但要指望它保值增值,就應謹慎。”
E
名人書畫
也是種藝術表達
當然,名人進入書畫領域,也有積極意義。
葉培貴認為,“文學界、演藝界名人進入書法領域,其實是件好事,對書法的推廣、普及起到了積極作用。”
胡聚堂也表示,如今隨著電腦的普及,寫作離筆越來越遠,作家之于書畫也漸漸分離,“如果文人書畫因此絕跡,是文人的遺憾,更是文化的遺憾”。而一些作家拿起毛筆來,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值得欣慰。
賈平凹曾說過:“寫作、書法、繪畫都是發自內心的藝術表達方式。雖然形式差別很大,但背后的審美原則是一致的。文字不能表達的情感,可以用書法或繪畫來表達。”藝術是相通的,如果能將不同的藝術形式融會貫通,也能幫助作家、演員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
同時,有作家認為,作家如果靠書畫賺了錢,就有了底氣,不必為了生存而迎合市場、迎合大眾,可以寫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更能接近文學的本質。
F
價值評判:
回歸藝術本身
近年來,一些近現代名人如陸小曼、白崇禧、梅蘭芳、周作人等的字畫在拍賣市場行情看好。若干年后,我們這一代的名人字畫會有怎樣的市場表現呢?
在胡聚堂看來,現在社會注重名人效應,名人的一切都容易受到不理性的追捧,因此他們的作品短期內市場價值較高,“但從長遠來說,價值還是要回歸藝術本身,必須以藝術水平為硬杠杠,不以身份、社會地位為標準。”
葉培貴則認為:“現在市場上很火的一些書畫家,多年以后也許銷聲匿跡,現在不被市場認可的一些作品,若干年后可能身價倍增。他們的藝術水平高低、創造性如何、有沒有對書法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貢獻……我們無法在當下給出定論,一切都要等待時間的沉淀,歷史會給他們一個理性、公正的評價。”
褒也罷,貶也罷,一切都交付時間吧。【原標題:名人書畫,價值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