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謙的千字聲明綿里藏針,他說:“現在上海博物館的學術團隊認為此帖是摹本,并且上升到了‘美術館展覽偽作’的高度,這對我和龍美術館無疑是莫大的鞭策。或許以上海博物館這樣強大的學術實力,可能從未展出過偽作,也從未花巨資購入過贗品,但是對龍美術館這樣成立僅一年的美術館而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然而,聲明沒得到上博方面回應。26日,劉益謙再度發表聲明——《我的困擾與求救》再度敦促鐘銀蘭、單國霖、凌利中盡快公布研究報告的同時,還向上海博物館發難。
此次聲明中,劉益謙質疑上博沒有選擇在專業研究刊物發表學術爭鳴,而是先在《新民晚報》發布結論性觀點、上博的鑒定結論和論據等問題。同時,他還翻出一樁陳年舊事,他指出1999年上博舉辦的“傅抱石金剛坡時期作品特展”,所展四十余件作品皆被專家學者和畫家后人指證為偽造品。“你們是如何向民眾做出解釋,并順利度過信譽危機的”。
近期最火爆藝術事件之一
其間,《新民晚報》一再撰文刊登了有關《功甫帖》真偽的爭議。12月23日,該報稱,有知情人士向上海電視臺透露曾有《功甫帖》贗品流傳出來。25日,該報又報道了藝術品經紀人諸文進對于清代學者翁方綱的題跋的新發現,認為目前問世的《功甫帖》真偽存疑。
關于《功甫帖》真偽的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已成為近期最火爆藝術事件之一。對于藝術品的真偽問題,尤其在古代書畫方面,業界向來存在爭議,甚至有些定論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重新認識。
基于市場的復雜因素,國家級學術機構從業人員一向非常謹慎,不會輕易就市場上一件拍品的真偽問題表態。此次上博專家的公開表態令人出乎意料。目前,業內的關注點集中在了上海博物館即將公布的完整報告上。【原標題:蘇軾《功甫帖》真偽爭議起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