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到1992年,日本收藏家在印象派市場中制造了“泡沫”;1992年左右,日本印象派收藏達到了頂峰。1999年,日本一位作家寫了本書叫做《失敗的藝術經(jīng)濟》,其中說到在當時的市場上,總價值有95億美元的作品被儲藏在銀行金庫里,但這些金庫里的作品70%卻沒有收藏人記錄。后來,估價師對此進行研究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的實際價格僅有購買價的20%左右,很多作品其實是贗品或低質量作品。
當時,許多日本收藏家通過向銀行貸款購買藝術品,當泡沫破滅,銀行也遭受巨大的損失,那些藝術品被銀行壓低價格出售。
當時,日本收藏家在收藏藝術品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著作權問題。1987年日產(chǎn)保險公司在倫敦佳士得拍得一幅梵高作品,后來有專家懷疑這幅畫并非真正出于梵高之手。15年之后,專家才得出結論,這確實是梵高的畫。但15年的折騰造成的損失可想而知。值得注意的是,在佳士得拍賣手冊上,有些信息不太明確,如1936年到1946年期間的作品,收藏家要及時認識到潛在的風險,在購買之前要對作品的所有權調查清楚。
學會分辨真?zhèn)我彩且粋重要的避險因素。杰克遜·波洛克是非常有名的藝術家,英國基金經(jīng)理人在2007年以1700萬美元買下了他的一幅畫,但當時沒有請專家進行鑒定。而現(xiàn)在這幅畫卷入到Knoedler畫廊的造假事件,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正在調查這個畫作的真?zhèn)巍?/p>
收藏家避免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強與評估專家之間聯(lián)系。評估專家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要幫助收藏家了解藝術作品的市場信息,提供相關的信息,推薦預期收益高的藝術品,針對這些藝術品的質量提供評估報告,鑒定藝術品的真?zhèn)巍⑺袡嗖⑻峁┖侠韮r格,能夠代表收藏家談判甚至完成交易。
藝術品的買賣及利益沖突
伊麗莎白·馮·哈博斯伯格
成為一個資產(chǎn)類別,意味著藝術品的交易和資產(chǎn)規(guī)模達到了相當?shù)某潭龋诮鹑诜诸惱锍蔀閷S械念悇e。
如果想要投資藝術品,需要對藝術品做比較全面的了解,包括藝術品的來源、現(xiàn)狀、質量、真?zhèn)?hellip;…有了全面了解后,才能夠出手,否則就有可能蒙受損失。藝術品的價格應該是透明的,買賣雙方都要開誠布公,達成一個相對公正的價格。投資藝術品要對作品的重要性有所了解,要了解它的作者、標題、原始出處、檔案、現(xiàn)狀,最好能夠拿到文物保護專家或者是藝術品鑒定專家的鑒定證書。
真?zhèn)未_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藝術品市場有很多仿制品流入。有一個俄羅斯的珠寶商,他的收藏品里80%都是假的。
在買賣的過程當中,投資者需要對作品的買賣歷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此外還要考慮什么時候買、在哪里買、如何買、用什么樣的交易平臺等問題。不同類別的東西在不同的交易空間、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成功率是不一樣的。
藝術品交易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意外。有的人拿一件作品想要抵押貸款1億美元,他覺得,這件作品至少值1億美元,結果拿到顧問公司,估價師做完估價才值2.5萬美元。但這就是藝術品交易的魅力,可以高得讓人咋舌,也可以低到讓人吃驚。所以說,機遇與風險并存。
熱 點 篇
評估和鑒定是整個藝術品產(chǎn)業(yè)鏈中很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美國有估價師協(xié)會,有沒有鑒定師協(xié)會呢?
在美國,幾乎每一位藝術家均有一個基金會可以去證明其作品的真?zhèn)危珔s沒有專門的鑒定師協(xié)會。事實上,有三個渠道可以做藝術品鑒定:其一就是藝術家基金會,比如安迪·沃霍爾的基金會會專門做安迪·沃霍爾作品真?zhèn)蔚淖R別。其二是研究所,不同門類的藝術品有此門類的研究所。第三是專家,有的人一輩子就研究一位藝術家,或者就在研究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方面特別有權威性。如果有藝術品需要進行鑒定,你可以尋求估價師協(xié)會指導,協(xié)會會根據(jù)你的情況告知你通過哪種渠道做鑒定才是最權威的。
在美國,藝術品的確權是通過什么樣的途徑,行業(yè)協(xié)會,還是法律形式?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也很復雜。古代的作品因為涉及出自不同的國家,產(chǎn)權不容易搞清楚;近現(xiàn)代作品產(chǎn)權相對清晰,會比較容易一些。實際上,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完全確權,所以大多數(shù)估價師會與客戶簽訂一個免責協(xié)議,不管作品是不是你的,只管作品本身。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該如何解決?在美國有一種確權保險。如果作品是你的,沒有問題;如果不是你的,需要賠償時由保險公司來賠付,所以處理的方式是用保險公司作為中間人的風險管控。但這對保險公司而言也是非常難的,目前美國只有一家保險公司有這方面的業(yè)務,他們非常謹慎,一般的作品都不愿意做,除非保險費付得很高。所以保險的方式雖然可以采用,但迄今為止還沒作為一個通行的做法推廣開來。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鑒定和估價能分開嗎?
歐美的做法,雖然在行業(yè)實踐中,鑒定和估價是作為同一個詞放在一起說的,但操作過程中可以分開對待。比如你向博物館捐贈一幅作品,是估過價的,但捐贈的行為只涉及到鑒定這件作品的真?zhèn)巍r值等,不涉及價格。你捐贈的是一幅畫作,而不是捐贈了1000萬美元。這種情況下,鑒定與估價就分開了。
中國收藏家是否正在重演過去日本文物收藏狂熱的狀態(tài)?怎么看中國人目前的這種行為?
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中國人比過去的日本人更加謹慎。而且中國買家在國際上購買藝術品,不像上世紀日本人那樣集中買印象派或是哪個類別的東西。中國人會購藏西方古典的、當代的、有探索性的作品,這樣投資的風險就分散了,沒有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不會因為某一品類突然大跌而陷入恐慌。所以中國收藏家是比較謹慎的,應該不會重蹈日本收藏家的覆轍。
大家都知道大連萬達花了上億元買畢加索的畫。按照紐約蘇富比的規(guī)定,如果有兩位專家鑒定該畫是偽作,蘇富比能退款嗎?這兩個專家又該如何指定?
蘇富比確實有這樣的規(guī)定,如果兩位權威專家證明作品是有問題的,就可以退款。但是什么樣的權威專家,這需要一個法律上的認定。如果大家都認可這兩個人確實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那就不存在上述問題,那么這個決定就是聲譽上的決定,而不是法律決定。蘇富比在此情形下做出賠償是從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考慮的,而不是依照法庭判決進行賠償。【原標題:他山之石:藝術品鑒定估價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