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傳統文藝 >> 文藝學術專欄 >> 瀏覽文章

尋根溯源的求索之旅——讀《戲曲表演程式研究》

2014/1/8 18:19:15 點擊數: 【字體:

尋根溯源的求索之旅——讀《戲曲表演程式研究》
 《杜十娘》劇照


    董德光教授是位集戲曲編、導、演、教學、研究、管理于一身的多面手。他從小學京劇,從中專、大學到首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一步一個足印,練就了扎實的戲曲專業功底;同時他又攻讀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博士學位,大大開闊了藝術視野,提升了學識修養和理論水平。其藝術實踐的成果頗為可觀:學習和演出了多部京劇傳統戲和新編劇目,兩次獲得文化部頒發的表演獎,編、導《洛川悲歌》、《杜十娘》、《張羽煮海》、《繡球緣》等劇,策劃和主編《回顧》、《談藝》(三冊)、《中西名劇導讀》(九冊)、《回首當年——中國戲曲學院老戲單》等多部專著,受到業內人士的好評。最近出版的學術專著《戲曲表演程式研究》更是其多年創作、表演、教學、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總結,不僅標志著他在攀登的道路上邁上了新的臺階,同時也是當下戲曲理論研究的重要收獲。

    研究戲曲,斷然離不開程式,特別是戲曲表演程式。近百年來,從張厚載、趙太侔、焦菊隱、洪深、阿甲、張庚等前輩名家,到黃克保、陳幼韓、陳貽亮、鄭傳寅等當代學者,對戲曲程式從不同角度都有過精彩的論述,梅蘭芳、楊小樓、蓋叫天等藝術大師從演出實踐中提煉出不少真知灼見,而在廣泛流傳的戲曲口訣和諺語中,更凝聚了一代代藝人的智慧,對戲曲表演和程式的精髓,做了言簡意賅的概括,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董德光對前賢和同仁的研究成果和經驗之談,做了系統的梳理和辨析,廣采博收,充實和完善自己,力圖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開拓和創新。他的抱負和努力正初見成效。作為一家之言,已定格于本書之中,供大家分享。

    書中比較系統地闡明了“戲曲程式及表演程式是什么”“戲曲表演的起源與程式的形成”“戲曲表演程式建構理論依據”等問題,綱目清楚、條分縷析,富于內在邏輯。對于每個概念、每個術語,都做了闡釋。比如對于戲曲程式,一般人的理解,大多指形式、技術、動作、手段等,董德光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他提出的戲曲程式包括了5個要素,著重從精神層面上研究戲曲程式,探究其內涵和外延。他尋根溯源,從源頭上尋覓戲曲程式的文化血脈和遺傳基因,盡可能地破解戲曲程式這一符號系統(或曰密碼)所包含的深層意蘊,釋放戲曲程式的文化信息和能量,探索戲曲程式衍變、發展的內在規律,以有助于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傳播和創新。

    為這次學術上艱難跋涉的尋根之旅,作者著實下了功夫,查閱了“四書”“五經”,先秦諸子的經典著作和文獻資料,并以西方人類學、哲學、藝術美學有關論述為參照,為戲曲表演和程式的孕育、形成,為戲曲表演程式建構理論,尋找最原始的根據。經過仔細考證和推演,他認為“戲曲表演藝術起源于最初人類的動物本能”。而伏羲氏時代之前誕生的以巫為表演主體的“樂”文化,與戲曲藝術一脈相傳。因此,“巫的誕生,不僅標志著職業化戲曲演員的誕生,同時也標志著戲曲表演藝術與表演程式的共生”。從文化血脈上著手,董德光將戲曲表演和程式的孕育、萌芽,一下推到了幾千年之前,令人耳目一新。

    對于戲曲表演程式建構的理論依據,作者從宇宙觀、創作觀、審美觀3個方面加以論述。他從“天人合一”“一陰一陽”“天圓地方”“周而復始”概括戲曲表演程式理論的宇宙觀,從“觀物取象”“立象盡意”“得意忘象”論證戲曲表演程式理論的創作觀,從“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闡釋戲曲表演程式理論的審美觀。承載著祖先血脈的戲曲表演和程式,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與時俱進,形成了擁有374個戲曲劇種的大家族。作者力圖使這群后代子孫歸宗認祖,使兩者超越遙遠的時空,實現對接。作者為戲曲表演和戲曲程式找到了家門,繪制了家譜,這無疑為戲曲表演程式的研究打開了一扇窗口,開拓了一條新路。這正是本書的特色和貢獻。這也證明了作者創新的膽識和能力。【原標題:尋根溯源的求索之旅——讀《戲曲表演程式研究》】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4-01-07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