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的妻子乳名張七鮮,人們尊稱為張七姐,后世人把她神化為七仙女。張七姐精通醫藥,善于診治女人疾病,尤其對于治療婦女不孕不育更是得心應手,屢治屢驗,人們都夸她真像送子的神仙。不管誰想要“跑馬射箭的”,還是想要“穿針引線的”,她都能讓公公婆婆、夫妻兩口稱心如意。人若問七仙女,孕婦懷的是男是女,七仙女總是摸摸孕婦的肚子笑而不答,若摸出是男孩,就會從院子里的杜梨樹上搉個小圪杈兒遞給孕婦;若摸出是女孩,則遞出一個小嫩枝。時間長了,女人們都領悟了七仙女的意思。若想生個小男孩,也不明說,就從家里榷個小圪杈兒帶給七仙女;若想生個小女孩,則帶來一個小嫩枝。這就是千百年來流傳的“搉個小圪杈,抱個小男娃;把個嫩枝板,添個麻糖籃”古話的由來。每逢農歷三月初八,想求生子女(祈子)的人都要來找七仙女醫治。生了孩子心滿意足的人家,也會自發地成群結隊提著紅燈籠、拿著紅綢帶,來到董永家表示感謝。久而久之,這一天就成了這一帶老百姓的“求子節”,代代相傳,蔚然成風。
演變到后來,到了農歷三月初八“求子節”這天,很多不孕不育的人都會來小董村董永廟燒香求子。有些不便于來小董村求子的人家,為了早生貴子,稱心如愿,到了這天,在天亮之前,就讓久婚不孕的夫婦只穿著內衣,手拉著手,圍著大椿樹正轉上八圈。兩人一邊轉,一邊同聲祈禱:“椿樹王,椿樹王,發發善心幫幫忙,種下小苗不愁長,給俺送個小兒郎。”據說,椿樹是樹中之王,會發“小樹苗”給不孕夫婦培養成人,有苗就會茁壯成長,就會給求子者添個健康聰明的優秀兒郎。(作者 孫巨才)(原標題:武陟小董村的“求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