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興平縣張耳墓)
張耳(?一公元前202年),系張仲、張若之后,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人,魏國名士,秦州“西廂張氏”始祖。少時從戰(zhàn)國四君子之一信陵君魏無忌門下,歷游外黃,交天下英雄豪杰,博覽群書。善雄辯,多奇謀,任外黃令。漢高祖劉邦當年“從游”門下達數(shù)年,其誼為兄。同鄉(xiāng)陣余,慕名而至,“事耳如父”,情深忘年。公元前209年,陣勝、吳廣起義反秦,勢如破竹,張耳入反秦行列,士儒勸陳勝稱王,獨張耳言:“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反秦天下,除殘強暴,時秦未滅,稱王于陣,示天下私,緩王于六國。為已樹黨,為秦樹敵,敵多則分,與眾兵強,滅秦以令諸候,諸候亡復,必聽令,此帝業(yè)成也。”陳勝不聽其勸,稱王陳縣。立張楚政權,獨軍無援,兵敗被殺。張耳領兵,北伐略趙國,先后立武臣、趙歇為王,與秦戰(zhàn)于巨鹿,因兵力懸殊,被秦將章邯圍之,項羽援軍,破釜沉舟,強渡漳河,與張耳合兵,耳與子張敖及燕、齊各路大軍與秦軍展開九次大血戰(zhàn),時達數(shù)月,殲敵三十余萬。滅秦之后,項羽封張耳常山王。楚漢相爭,張耳依漢高祖,攻趙伐陳,屢立奇功。公元前204年,漢高祖劉邦封張耳為趙王。公元前202年,張耳卒,謚號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