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前255),字叔,戰國時魏國人,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曾擔任秦昭襄王時宰相,因其封地在應城,所以后世又稱其為“應侯”。范睢早年家境貧寒,后出使齊國為魏中大夫須賈所誣,受盡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后輾轉逃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輔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皇、李斯統一帝業,是秦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國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極有建樹的政治家、謀略家。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曾高度評價范雎對秦國的建樹和貢獻:“昭王得范雎,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