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二帝”碑文篆書人———武慶平
在我市今年4月間舉行的“2009國際旅游***中國區總決賽”活動中,評委來自于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等。其中一位評委,就是來自河南省的著名書法家武慶平先生。
武慶平是河南省美術館藝術典藏部主任、河南省慈善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他出生于開封一個書香世家,自幼在家庭的影響下學習書法,入手唐楷,繼從漢魏,以后又跟牛光甫、龐白虹、桑凡等名家學習,得益多師,逐漸由業余愛好變為專業事業。武慶平出道較早,二十余歲便靠一手高古秀潤、精熟自如的大篆和古拙新穎、清氣內涵的隸書馳譽書壇,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當時最年輕的會員,曾榮獲全國龍年書法大獎賽一等獎、河南省隸書展覽一等獎,首屆振興開封文藝創作一等獎等獎項;特別是在2003年的世界客屬第十八屆懇親大會“拜祖大典”在世界華人的祖根地———新鄭黃帝故里舉行,大會組委會和新鄭市人民政府決定勒石樹碑以志其事,組委會在一次次比較,一次次權衡后,最后選擇了武慶平;2005年6月,在炎黃二帝巨型雕像基座鐫刻碑文,要求碑陽以篆書題寫“炎黃二帝”,每字高1.2米,碑陰以隸書書丹,碑文共400字。歷代歷朝對碑文的撰寫者和書寫者,都是近乎苛刻的挑選,而河南作為書法大省,人才濟濟,武慶平為何能脫穎而出呢?主要因為其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視覺沖擊力,他的書法大氣、厚重、高雅,慢慢品味,能品出其中的清談平遠、氣韻高邁的況味,感覺出其淋漓酣暢的筆墨意趣。武慶平的隸書樸拙古茂而不失俊逸開張,極具漢隸風骨;篆書質尚意,恣肆雄渾。楷書精妙沉雄、儒雅靈動,文質相諧;行草書開潤疏朗,又彌漫著一種自然隨意,和諧、溫馨的氣息。從筆墨到形式,從趣味到意態,都意味深長,使人產生無盡的遐想和回味。【原標題:武慶平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