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封,提起大名鼎鼎的書法名家郝世襄先生,很多人都會翹起大拇指:他不但是開封歷史上的一代名醫,而且書作因功底深厚、自成一家而被載入開封書法史冊。近日記者在我市一位藏家家中見到一幅出自他手的書法立軸,不禁深深佩服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和別具一格的書風。
郝世襄,字佑輔,開封市人,滿族。曾留學國外,回國后任傅作義部隊醫官和北京協和醫院外科負責人,后受聘為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他不但醫術精到,而且書法尤其是行草書筆力雄健,筆法老辣,結字稚樸,楷草兼融,雜糅多家,為世人所稱道。1980年,郝世襄先生90壽辰時,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喬明甫曾致詞“壽比南山,書著中原”以表祝賀。從落款中也可看出,時年他正好90歲,這幅作品應是在他的書藝成熟之時而作。
看郝世襄先生的這幅書法作品,不難看出他深厚的書法功力并非百日可成。據說,郝先生平日無論公務如何繁冗,每天早晚必焚香于室,寫字作畫幾十年不輟。老先生之所以能有92歲高壽,除了得益于他的醫道,與書法養生肯定有關。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將“寧拙勿巧、寧澀勿滑”奉為圭臬,作書力求古拙厚重、線條起伏變化的主觀意愿顯而易見。我雖不知先生其人個性如何,但僅從這幅作品書寫過程中對線條粗細變化以及折筆的提按頓挫的追求,不難窺見其個性極其自然張揚、用筆頗為大膽隨意的特征。作品中的節奏起伏變化和放縱之筆,體現了作者書寫時放筆不羈、痛快淋漓、直抒己意的豪情,有著鮮明的探索嘗試意味,因此才有了他不因循某家某派而自成一家的書法創作風格。本報記者 田宏杰 文/圖【原標題:筆力雄健 筆法老辣——賞郝世襄先生的一幅書法立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