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宏恩作畫,仿佛置身于遠離塵俗的山水間,精神上感到愉悅和充實。小溪、瀑布、巨石常常在他筆下營造出難得的天趣。 看似不經意地揮灑,卻成為一幅幅精品。游弋于傳統與現代之間寫意山水的李宏恩,在酣暢淋漓的揮灑中,表達著自己的情感。
受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李宏恩,青年時期便受開封老一輩畫家葉桐軒、馬基光、賀志伊、丁折桂等先生的影響,對中國傳統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河南省第二屆青展獲得優秀作品獎后,他把創作寫意山水畫作為自己的終生選擇。李宏恩深知,要想畫出有風格的寫意山水,不能簡單臨摹,必須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體驗、去感悟,只有“胸中有丘壑”才能“下筆如有神”。為此,他多次深入名川大山進行寫生創作。從普陀山、武夷山到泰山,從華山再到峨眉山、衡山,從海南的天涯海角到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從西南邊陲的西雙版納到雄渾壯闊的黃河壺口瀑布,李宏恩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他投入到忘我的創作中。一座座山,一條條河,一簾簾飛瀑……展現在宣紙上,山川的雄渾大氣時時激發著他。在與山水的對話中,李宏恩將感觸傾瀉在畫作中。他常常廢寢忘食。在綿延不盡的情意中,他創作了一大批寫意山水畫作品,并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的展覽。他的山水畫,有一種磅礴之氣撲面而來,其氣韻之生動、筆墨之渾厚、意境之深遠,令人贊嘆不已。他的《雁歸來》濃墨酣暢淋漓,淡墨朦朧神秘,道出黃河壺口瀑布的懸魂飄靈之感,該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迎接澳門回歸書畫作品展,并被收藏;他的作品《山水有清音》更是寫實真切如臨,造境夢繞魂牽,浸透傳統功力,觸摸創新脈搏,體現了他醉情山水的情韻。該作品入選《當代中國意筆小品精選》。因李宏恩在山水繪畫方面的成就,他被載入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美術家名錄》。
日日的揮毫,常年的浸淫,使李宏恩在內心深處積蓄著創作的力量。在步入60歲后,他在創作寫意山水畫時傾注更多的情感,或表達對藝術的執著和忘我,或表達對生活的淡然和詼諧。在每天雷打不動的揮毫中,他精心創作著絢麗多彩的寫意山水世界,從“漫天墨雨氣溶溶”的意境中尋找著自己的創作情趣。時光的流逝,對李宏恩而言,不僅是年齡的增長,而且是熟練駕馭筆墨的能力和胸懷萬象的藝術思維。他的寫意山水,是其人生境遇和藝術境界的自然流露。他汲取眾家之長,將傳統的筆墨語言、傳統的審美思想與現代的創作意識和觀念融合,借以表達自己的藝術個性。
在一次次的創作中,李宏恩拒絕重復的筆意與墨趣。他的寫意山水簡潔而不失內涵、筆墨蒼勁而不失清透。他用獨特的筆墨語言和實踐上的高遠目光使自己的寫意山水走向成熟。再讀他的作品,讓人感受到的是純凈清明的氣象。本報記者 楊杰【原標題:水墨丹青 寫意山水——記李宏恩的寫意山水繪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