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府君寺村:旋木“旋”出財富
2013/2/19 14:53:2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本報訊 “我們生產的臉盆架在市場上每個能賣70元,一根2.8米長、價值20元的木頭能做4個盆架。”7月1日,開封縣袁坊鄉府君寺村——旋木加工廠負責人田保安說。
府君寺村的旋木加工始于清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村民們利用楊木、柳木、樺木或廢料加工成傳統的臉盆架、衣架、衣撐、勺把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市場 上很受歡迎。上世紀九十年代旋木加工用機械代替手工作業,既保證了質量,保持了特色,又滿足了批量生產的需要,旋木產品迅速占領市場,遠銷北京、天津、山 東、河北、廣東等地,并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我們村的旋木加工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支書徐彥山說。由于市場的萎縮,原來村里有100多戶從事旋木加工,經整合后還有十幾戶。
在村民田保安的企業里,簡陋的廠房里旋床飛轉,木屑飛濺,工人們在忙著加工臉盆架、衣撐。一位女員工在木板上放好模板,鉛筆順著邊沿飛快地勾勒出輪廓,馬 上進入下道工序,也就是10多秒鐘的時間。下道工序的員工立刻把木板固定在立刨里夾緊,撳動開關。立時,機器嗡嗡作響,木屑飛濺,經過切割、打磨,一件衣 撐的雛形顯現出來。
“別看這簡單的衣撐,我們要經過切割、立刨、打磨、批灰、鉆眼、上膩子、上底漆、噴面漆等10多道工序。”田保安說,“產品圖案有從網上下載并改進的,也 有按客戶的訂單生產的,也有自己琢磨出來的。”田保安介紹,近幾年低檔的旋木產品少了,樓梯扶手、光電陀螺等高檔產品多了。現在全廠員工有19人,年產值 100萬元,利潤能達到10萬元,員工工資每天最低100元,高的達到150元。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了解到,當前正是農忙季節,部分員工回家抗旱澆地去了。廠里剛接了鄭州客戶的3000套花架、畫板、靜物臺、寫生凳等的訂單,員工忙完抗旱就要回廠按訂單生產。
今年48歲的翟躍杰是村里的旋木加工大戶。翟躍杰的廠子占地4畝多,院子里到處都是晾曬的板材,電鋸、臺鉆、細木帶鋸機等40多臺木工機械一應俱全,價值 20多萬元。他年加工衣架8000多套,年產值60多萬元,下步準備新上餐桌、餐椅等加工項目。“加工臉盆架、衣架等工序太多,利潤也不高,而且要求高, 錯一點就安裝不上。”他說。目前,府君寺村從事旋木加工的有十幾戶,年產值1000多萬元。
大學生“村官”白少軍正忙著成立村旋木協會,開展網絡營銷,“讓各家的旋木加工形成合力,向規模化、高檔化邁進,統一質量標準,統一銷售,把旋木產業做大做強。”(原標題:開封:旋木“旋”出富裕路)
來源:河南科技報 作者:張濤 2012-07-03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