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開封

走進聞名遐邇的生態農業村:蘭考南馬莊

2013/3/30 10:07:12 點擊數: 【字體:


 
    天寒地凍,呵氣成霜。1月25日,記者走進聞名遐邇的生態農業村——蘭考縣南馬莊村。隨著春節臨近,平時寂靜的小村莊顯得熱鬧起來,外出打工歸來的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串門訪友,悠閑的老人聚在一起,曬曬太陽聊聊天,旁邊不時有小孩兒快樂地跑來跑去。整齊的房屋,潔凈的庭院,給人以舒心的感覺。道路兩邊擺放的一個個綠色垃圾箱,為整潔的街道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村垃圾處理站的墻壁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提醒著村民和外來人員: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傳統定義上的農村在這里已看不到,處處讓人感受到的是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
 
    昔日的臭水溝如今已成為該村中心集貿市場。在市場里,幾位老人談論著村里的變化,言語中充滿了自豪。“現在,到縣城里轉轉買不到什么東西,城里有的咱這兒都有。這不,前幾天俺還辦了一件窩囊事。”75歲的范之夢說道。原來,幾天前范之夢和村里一位老人騎電動三輪車去了趟縣城,玩了半天除捎回幾公斤蘿卜其他什么也沒買。原因很簡單,很多商品在鄉村集市都可以買到。說起村里的文化娛樂活動,幾位老人更來勁了,他們說,村里的文化廣場和體育場,已成為閑暇時年輕人跳舞、老年人扭秧歌的場所。
 
    回味著老人們的話語,記者走進“快樂豬”飼養戶賈改琴家中。賈改琴正和另一位“快樂豬”飼養者梁棟月談論她們養的名為“快樂豬”的土雜豬。想著再有幾天,自己飼養了9個多月的“快樂豬”就要出欄,賈改琴難過地對丈夫說:“停幾天賣豬時你去啊,我是不去。”
 
    在賈改琴家,一本日記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翻開第一頁,字里行間充滿了一位農家婦女的希望:“4月17日,對旁人來說和平常沒有什么不一樣,但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一天,這意味著在我們村一種新飼養模式的開始,也是群眾新的期盼……”2010年4月17日,賈改琴和村里其他7戶農民一起,與北京、鄭州的經銷商簽訂了飼養土雜豬協議。之后,她就全身心飼養土雜豬。每天,她都在日記上記下土雜豬的生長情況,記錄著自己的心情。每隔一兩個星期,土雜豬飼養戶還會聚到村委會一起討論交流土雜豬的飼養經驗。得知土雜豬出欄后每公斤可以賣到40元左右,比喂精飼料的豬出欄價格高出好多后,賈改琴更是對這種飼養模式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從賈改琴家出來,記者碰到一位村干部正在陪同電力部門的工作人員檢查線路。他告訴記者,該村是電氣化新村,正在對新安裝的線路進行安檢。這名村干部告訴記者,村里干部分工明確,現在一個比一個忙。大人們忙碌,村里的孩子也在河南大學志愿者組織的冬令營中學習環保知識、開展興趣活動。冬令營營員趙博浩小朋友說:“我們不再是讓父母操心的孩子,現在學習環保、生態知識,是為村里每年舉辦的生態旅游文化節做準備,我們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導游。”
 
    當記者正在感受著村里的變化時,村南邊忙碌、熱鬧的場景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原來,村民    們正在自家藕塘里挖蓮藕。在藕塘上,村民楊士連一邊用撬杠撬起一塊塊厚實的凍土,一邊和記者攀談。看著凍土下面露出的一段段白白的蓮藕,他高興地說:“現在價錢還可以,1公斤近4元,一畝地能賣五六千元,如果你是秋天來,還能吃到俺村藕塘里養殖的螃蟹呢!”一旁的南馬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研斌告訴記者,村里有藕塘800多畝,村里組織村民搞的藕蟹混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今年還要大力推廣。
 
    離開南馬莊村時,張研斌告訴記者,該村以合作社為載體,通過“公司+農戶”模式生產有機食品,與北京、深圳等地消費者創建“互動互助”城鄉關系,生產出有機大米、純天然小雜糧、坑塘野魚、蓮藕、螃蟹等農家食品。如今,被譽為“中原第一合作生態村”的南馬莊村,在吸引人們關注目光的同時,村民們也正昂首闊步行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道上。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開封日報 2011-1-29 作者:魯杰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