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開封

尋訪焦裕祿的足跡(2)

2013/4/1 9:05:20 點擊數: 【字體:

動中國、今后永遠不能忘記的人隔著時間的河岸“相識對話”

  今天我懷著一個晚輩真誠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焦裕祿陵園,敬獻了花圈。陵園坐落在黃河故道的河灘上,當時是連綿起伏的沙丘,如今“鹽堿凈,內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出自郭沫若《水調歌頭·贊焦裕祿》)我望著陵園墓碑上老書記那清瘦堅毅的面龐,耳畔又回響起他臨終前的叮囑:“我死后只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如今,焦裕祿親手栽種的泡桐樹已經枝繁葉茂,大樹參天,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焦桐”,正在“焦桐”下曬太陽的當地村民、60多歲的魏善民回想起老書記和村民一起勞動的情景,還是往事歷歷:焦書記總是一個人騎著自行車來,和農民一起點種栽苗,最愛和年長的經驗豐富的村民攀談,請教治沙的經驗。后來,蘭考縣采用的“扎針(種泡桐)貼膏藥(翻淤泥鋪沙丘)”的治沙工作法就來自群眾的智慧。魏大爺告訴我:“焦書記最先帶領群眾栽種的這泡桐最服蘭考的水土,不僅容易成活能治沙,還能制家具,做樂器。”如今用蘭考泡桐制作的家具和樂器因為不易變形和音質優美早已漂洋過海,遠銷日本、東南亞,成為蘭考縣的兩大支柱產業。蘭考人眼下盤算的是:開拓歐洲市場,把家具廠、樂器廠辦到海外去。泡桐樹的傳奇經歷,被媒體形象地概括為:“一棵樹,一個產業,一種精神。”前人栽樹,后人受惠,蘭考后人最不能忘記的就是最先帶領群眾種樹治沙的老書記——焦裕祿。

  在紀念館里,我望著他坐過的因鎮痛止疼而被捅開一個大窟窿的藤椅和他贈送給鄰居小孩的小棉褲,凝神端詳他用清秀的字跡親手起草的“雪天工作法”、“干部十不準”(著重強調不準強迫命令,不準向群眾亂攤派),我和在我出生前就逝去的這個人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感受他的呼吸和脈搏,他對干部作風要求的是如此之嚴以至于不放過一煙一茶,他對群眾生活關心的如此之細以至于不忘記一柴一米,因為他所服務的組織是我們這個國家最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而他則是這個組織的杰出代表和形象代言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網 2008-07-10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