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漯河

賈湖地下的秘密

2013/12/19 9:11:47 點擊數: 【字體:


賈湖地下的秘密
賈湖遺址的第八次發掘正在進行。
賈湖地下的秘密
賈湖骨笛。(受訪者供圖)


  賈湖村,豫中地區一個安靜平常的小村莊,村西的賈湖,水面寬闊,清澈見底,透著十足的靈氣。

  “我來自賈湖的故鄉”。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河南省的高官在對外甚至海外宣傳時,不止一次的會這樣自我介紹。

  這里距離河南名吃“北舞渡胡辣湯”的舞陽縣北舞渡鎮只有1.5公里,但它卻并非因此而被一次次提到。

  1987年,當悠揚的中國民樂《小白菜》從一支距今8400年前的骨管中被吹奏出時,在場的人為之震驚了,世界考古界為之震驚了。而這支骨笛,還有更多史前遺物就是在賈湖遺址發現的。

  1999年11月,記錄著中華文明史的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第八條這樣寫道:“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的時代大約為距今9000-7800年之間,同類型遺址主要分布于淮河上游主要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出現了七音階骨笛和甲、骨、陶、石上的契刻符號。”

  “賈湖文化的創造者不僅是優秀的獵人、漁夫和工匠,中國最早的農民,而且還是優秀的音樂家。賈湖文化的發現,再現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輝煌,與同時期西亞兩河流域的遠古文化相映生輝,是當時東亞地區的一個縮形,為研究當時社會的經濟、技術、文化和社會發展狀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賈湖文化專家、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居中教授這樣評價。

  目前,賈湖遺址的第八次發掘正在進行,“首屆賈湖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于11月2日舉行。10月初,隨著又一批精美的陶器和三支骨笛的出土,考古專家們顯然又興奮了,“賈湖的地下到底還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遠古的笛聲

  1987年12月,當悠揚的民歌《小白菜》從一支8400多年前的七孔骨笛中傳出時,在場的人都興奮了,“9千年前的樂器發出天籟之音啊。”賈湖文化專家張居中說,“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個數最多,且能演奏的樂器實物。它的發現,證明我國五聲和七聲音階遠在8000年前就已經形成了,在中國音樂史甚至世界音樂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1987年5月,當時尚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職的張居中等在賈湖遺址第七次發掘清理中發現一支完整無損的骨管,管身有7個大小完全相同的接音孔和一個小孔。在場專家不顧捅掉骨器上的泥土,便按吹簫的方式吹奏起來,但骨管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不久,張居中等攜帶七孔骨管找到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蕭興華教授,八千年骨器讓蕭興華大吃一驚,“它比歷史上任何關于笛的記載都要早數千年。”蕭興華告訴張居中。隨后,這支讓眾人猜測不定的骨管在中央民族樂團笛子演奏家的試奏中傳出了美妙的聲音。“笛子,笛子!”大家的猜測八九不離十。

  1986年11月,黃祥鵬、蕭興華等專家攜帶專業閃光頻譜測音儀,對當時出土最完整的M282:20號骨笛進行了測音,并吹奏出民歌《小白菜》的曲調,“準確的音高,完整的音階結構。”采訪中,提起骨笛張居中仍顯得很興奮,“經過測試,賈湖骨笛能夠吹奏出《小白菜》《燈歌》等多首民歌。”

  資料顯示,賈湖骨笛是用丹頂鶴的尺骨制作而成,一般長度20多厘米,直徑1厘米左右,刻孔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之多,分別能奏出四、五、六、七聲音階,早于半坡陶塤和河姆渡骨哨兩三千年。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華每日電訊16版 2013年11月0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