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走進漯河 >> 印象漯河 >> 瀏覽漯河

賈湖骨笛的制作技巧

2013/10/16 16:43:52 點擊數: 【字體:


賈湖骨笛的制作技巧

    賈湖遺址發掘的349座墓葬中,282號墓規模最大,隨葬品多達60件,墓主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墓中的2支骨笛,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外側,另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內側,制作之精良,音質之優美,都堪稱賈湖遺址骨笛之最。其中一支骨笛出土時已經斷為三截。經專家分析,骨笛并非是入土時折斷,而是墓主生前就已經損壞。耐人尋味的是,主人并未拋棄之,而是細心地在折斷處鉆了4個小孔,用細線連輟,可見墓主人對它的珍愛。

    舞陽骨笛一般長20多厘米,直徑約1.1厘米,圓形鉆孔都分布在同一側,一般為7孔,制作規范。有的骨笛上劃有等分記號,表明制作之前先經過度量、計算,然后劃線,再鉆孔。個別笛子的主音孔旁還鉆有小孔,專家認為是調音孔,可見制作者已有生律規范的意識,開孔后先要試音,如果音律不諧,再開小孔作微調。

    在早、中、晚三期的5支骨笛中,早期的341號墓的1號笛、中期的282號墓的20號笛、晚期的253號墓的4號笛等三支骨笛,都有為了確定孔距而留下的計算刻度。

    其中282號墓20號笛是用鉆頭輕點后留下的痕跡,在實際鉆孔時,再作校正,在開第七孔時,先開一小孔,經過人耳的審聽,發現此孔比實際需要的音略高,于是在它下方0.44厘米處再開了一個正式的音孔。經過測音,六孔至七孔的音距為178音分,與小全音音的音分數182音分只差4音分,而這4音分卻是一般的人耳難以辨別的。而七孔至筒音的音距為250音分,與純律增二度275音分也只差25音分。由于校正了第七孔的位置,使六至七孔的音距接近了小全音的標標準,使第七孔與筒音之間的距離縮小到與純律增二度相近的音分值(也可以視為音距稍小的小三度)。


    20號骨笛在開孔時,在預先計算的開孔點上也有所調整,即把原先計算的第二孔的位置向下移動了0.1厘米,使第一孔與第二孔的音距為300音分;原第三孔的位置也向下移動了0.1厘米,使第二孔與第三孔的音分值調整到200音分,而第三孔與第四孔之間的音距也成了200音分。通過調整兩個音孔位置,彼此的音距與音分數與今天的十二平均律的音距和音分數完全相同,并且形成了1235四個聲音組合的、以十二平均律為基礎的相互關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賈湖人似乎已經有了對十二平均律某些因素的認識和可以接受的范圍。

    282號墓的20號骨笛,笛身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開孔前留下的計算痕跡。據專家分析,開孔前先用鉆頭在骨管上輕輕接觸,以留下鉆點為目的,而不鉆透管壁。正式開孔時,再以已有的鉆點為基礎作適當調整。管身的小七孔就是計算孔位時留下的,估計是試吹后覺得音稍高,遂在此孔的下方再開一正式孔。賈湖中期偏后的墓葬出土的骨笛,大多可見計算開孔位置時的刻度,說明了賈湖的先民制作骨笛采用的是經驗與計算相結合的方法。

    341號墓1號骨笛全長20.9厘米,兩端的骨頭節已被鋸去,但斷面尚可見刻痕,當是鋸割前所畫的記號。骨笛通體呈棕色,把握光滑,顯然是長期使用之物。經測音,1號骨如果以#D6+15為主音,則此笛的自然音序為356136,按音階排列為13561,實際為四聲音階。它與M341:2骨笛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和時間上的差別。四聲音階如果是舊石器音樂水平的最高體現,五聲音階的出現,則是新石器時期的一個飛躍。


    通過兩支骨笛自然音序的比較,可知1號骨相鄰兩音的距離比較遠,自然音序中只有一個大二度音程,而在2號骨笛的自然音序中,卻有三個大二度音程。這一重要發展,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從對開放式的粗獷型到密集的細微型表現方式的追求,這是音樂思維方式上的重大發展。在賈湖文化延續的1200年的歷史時期中,分別制作出了能演奏四聲和五聲音階的骨笛,六聲及不完備七聲音階的骨笛,七聲以及帶有變化音的骨笛,這一過程反映了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漸進性。蕭興華先生說:“要揭開一萬年以來中國音樂文化文明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舞陽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