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洛陽

洛陽民歌概述

2013/11/27 11:20:49 點擊數: 【字體:


    洛陽位于豫西偏東,是著名的九朝古都。歷史上曾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音樂文化方面,據我國音樂史學家考證,《詩經》中個的《風》(《國風》)合《小雅》的一部分既為洛陽一帶公元前六世紀的民歌。

    就目前尚能收集到的上百首民歌來看,曲種還是相當豐富的,其中既有古人稱為歌舞百戲的旱船調、花鼓調、釘缸調以及類似二人傳的《放風箏》等。也有音樂上頗具地方特色的小調;既有敘事歌曲,也有搖籃曲和兒歌。此外,在寶貴的音樂遺產中,尚有高亢有力,氣壯山河的黃河號子和建國以來的其他勞動號子。

    西漢明帝時代在洛陽城東25里所建我國第一座佛教殿堂白馬寺被稱為我國佛門祖庭;隋唐以來又在城南25里修建龍門石窟被稱為我國三大石窟之一。洛陽人信奉佛教者漸多。佛經的吟唱相繼產生,被群眾稱為“念經調”或“經歌”不但反應佛教的內容,餓不少是反映歷史故事,兒女情長或風土人情的。

    上述曲種,由于歷史的變遷,特別由于近代交通的發展,地方戲曲音樂(曲劇、豫劇)的發展等因素,除“經歌”的演唱在老年人中依然較為普遍外,小調、歌舞等曲種近30年來幾乎無聲無息。現有的民歌資    料,絕大部分是以年逾花甲的歌手中收集到,而這些老年人又幾乎全是“經歌”的演唱者。

    洛陽民歌,就其題材內容來看,傳統民歌除反映勞動生活的號子外,也反映了過去時代的各個方面,其中既有反映窮苦人相依為命和忠貞愛情生活的歌曲(如《四辨兒做活》)也有反映歷史故事題材;既有增長人民知識的歌曲;(如《五猜謎》、《十對花》等)也有反映生活樂趣的歌舞。(如《放風箏》)當然,傳統民歌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也為反動階級下流階層所利用而反映他們的低級情調的歌曲。(如《鬧五更》及《十二月探妹》等)在新民歌中,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放腳歌》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打洛陽》等,從建國初期的《參軍歌》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工人階級力量大》等,所設計到的歷史長達半個多世紀。然而,由于上述的種種因素,也由于近年來洛陽市對于研究與發展民歌提倡的不力。近二十多年來,民歌能以反映顯示生活是很少見的。

    洛陽民歌,就其旋律調式而言,五聲或六聲宮調及徵調者居多,商調少有而角、羽兩調不曾見到。旋律常以1、2、5三音為主,角、羽二音常作為色彩性的裝飾音與經過音使用。由于傳統民歌反映舊時代的生活,旋律多為下行,既使用在歡快的歌舞中也是。只有黃河號子的旋律波濤起伏,挺拔向上。

    洛陽民歌的曲式結構,號子多為樂匯間一呼百應的多句樂段。歌舞曲和小調等曲種有的是上下呼應結構原則的兩樂句樂段(如《四辮兒做活》)有的則屬于起承轉接結構原則的四句單樂段或其擴展曲式(如《十對花》)還有少數民歌則為變奏曲體(如《放風箏》等)。部分接近說唱形式的民歌(如《打岔歌》)等,是我們民間音樂的獨特形式。他們由若干“嗓子句”構成,表達內容十分靈活,語調親切,生活氣息及鄉土十分濃厚。他們和曲劇音樂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民間歌曲選 2004-12-27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洛陽龍門石窟 感受雕刻藝術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