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中國名花之一,花朵碩大,花容端麗,雍容華貴,超逸群卉,素有“花王”之稱。牡丹的根皮在中藥中叫丹皮,是具有清熱化瘀功效的良藥。牡丹原為野生的落葉小灌木,在中國大約有1500年的栽培歷史。 自唐代以來,牡丹之盛,莫過于洛陽,以“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于世。宋人歐陽曾賦詩句“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來稱贊洛陽牡丹。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的洛陽牡丹有一百多個品種,而且有不少名貴品種,其中的“姚黃”、“魏紫”,被譽為牡丹的“王”和“后”,尤為人們所喜愛。
現在每逢“清明”,“谷雨”時節(即每年四月下旬),洛陽市內各公園里的牡丹競放:“姚黃”金光燦燦,“魏紫”光彩灼灼,“洛陽紅”噴紅吐艷,“煙絨紫” 墨里含金,“二喬”紅白斗艷,“豆綠”美如碧玉,……紅白黛綠,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每年四月,洛陽都要舉行盛大的牡丹花會,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竟相觀賞,真正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是中國傳統的著名花卉。洛陽牡丹,品種繁多,花色奇麗,自古盛名,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譽。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舉辦洛陽花會,同時還舉辦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和牡丹燈會,屆時中外游人云集洛陽,花海人潮,熱鬧非凡。
傳說唐后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于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燒死牡丹。枝干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
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京城洛陽,牡丹從此衰落.但自從洛陽牡丹享譽之后,各地慕名者紛紛前來求購,這就使得洛陽牡丹流傳全國。
建國后,洛陽十分重視牡丹的恢復和發展工作組織園林科技人員擴大繁殖,建立了牡丹花園和牡丹花壇,牡丹又恢復生機,并于1982年被正式命名為市花,同時決定舉辦牡丹花會。現在,洛陽的牡丹已由三十多個品種發展到一千多個品種。
每年清明前后,牡丹花會拉開序幕,數百萬株牡丹發蕊齊放,五彩繽紛,蔚為壯觀。使得洛陽變的更加絢麗多姿。
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和洛陽名園的毀夷,至南宋時,四川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盛。從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中所列60多個品種看,大都是從洛陽引進的。明代,盛極一時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許多是從洛陽引進的老品種。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間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淵源關系,足見洛陽牡丹的傳播和影響。當今洛陽牡丹更傳到意大利、德國、法國、日本、美國、荷蘭、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
Peony
Peony is a famous kind of flower in China, which has big flowers, graceful appearance so that it is praised as King of Flowers. The root of peony is a good medicine for eliminating heat and curing swell. Peony is a wild machaka which has been cultivated for about 1500 years. From Tang Dynasty, peonies in Luoyang are the most beautiful and famous, which are regarded as the No.1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documents, in Song Dynasty, there are over 100 breeds of peonies in Luoyang, many of which are precious ones. The famous Song poet Ouyang Xiu has ever wrote poems to praise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