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隨嵩縣老促會的工作人員先后來到嵩縣革命老區飯坡鄉、車村鎮。
陸渾水庫魚肥鳥翔,白云山山高林密。然而你可知道,60多年前,這里曾經是軍民抗擊日寇的戰場。
曲里有個“杜大膽”
飯坡鄉曲里村抗日英雄杜福壽空手奪槍勇殺日寇的故事至今仍為人稱頌。
1944年6月的一天,杜福壽去縣城為母親抓藥,回來時在伊河邊看到10多個日本鬼子在河灘炸魚。白花花的魚兒漂了一層,鬼子“哇哇”叫著,脫了衣服下河撈魚。杜福壽看到鬼子把衣服、槍支等放在河邊,只有一個日本鬼子站崗,便萌生了奪槍的念頭。
杜福壽悄悄走過去,慢慢接近堆放武器的地方。他突然猛跑上去抓起一支步槍,迅速拉栓上膛,開槍將鬼子哨兵撂倒。說時遲,那時快,杜福壽抓起鬼子的3套衣服、1把戰刀、1支***、4個手雷扭頭就跑,趟過齊腰深的伊河,一頭鉆進密不透風的蘆葦中,一眨眼消失得無影無蹤。
村里人知道他的英勇殺敵的事跡后,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杜大膽”。
鄧連長浴血白栗嘴
1944年5月11日,嵩縣淪陷。5月20日,日寇110師某部300余人進犯黃莊,地方武裝守護隊一中隊100余人,在李秀函帶領下,在大力坡奮力迎擊日軍。守護隊死亡7人,受傷多人后被迫撤離。二中隊聽到大力坡槍響,在潘世俊帶領下,上前增援,被日軍包圍,戰斗持續了20多分鐘,二中隊死亡4人,受傷多人,后撤到大木溝森林中。
日軍攻占黃莊、木植街后,進占北嶺,與原駐太山廟的國民黨13軍某部運輸連狹路相逢。該連一位姓鄧的連長立即進行部署,向敵人發起攻擊。經過4小時激戰,該連被日軍從三方面包圍,戰場上尸橫遍野,雙方各死亡100多人。鄧連長也犧牲在白栗嘴的指揮坑內。
小鬼子被民兵炸死
1944年6月的一天,一支200余人的日軍向車村進犯,竄入車村燒殺搶掠,民眾四處逃難。
當晚,日軍住進了空無一人的樹仁街村。次日早上,村民韓文蔚在南山上看到一群鬼子離村出發,便悄悄跑回家中。他剛走進自家院落,突然跑出一個看上去20多歲的鬼子。鬼子一邊用槍對準韓文蔚,又拿起一個茶缸比劃著要喝水。韓文蔚會意,到外面舀了一茶缸水送去。
趁鬼子不注意,韓文蔚悄悄溜出家門,迅速跑到后山,向民兵報告。聽說村里還有鬼子,10多名民兵持槍將韓家院子包圍,喝令鬼子投降,但鬼子負隅頑抗。見鬼子并無投降之意,民兵一起向屋內射擊。最后,這個孤立無援的鬼子被手榴彈炸死。 (記者 劉愛國 見習記者 王子君 特約記者 羅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