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海鐵路工人大罷工始末
2013/5/24 11:55:4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1921年11月,隴海鐵路工人為“反虐待”、“爭人格”、“光國體”,舉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全路大罷工,經過激烈斗爭,罷工最后以實現工會提出的經濟要求和撤換法人總管等條件而勝利結束。
在1921年,隴海鐵路(當時向西僅修到距洛陽100千米的陜縣觀音堂鎮)是橫貫河南、江蘇二省的國民經濟大動脈,其在鄭州和徐州分別與京漢鐵路和津浦鐵路相交,在政治、經濟、交通運輸乃至軍事諸方面都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直系軍閥吳佩孚坐鎮洛陽,在鐵路沿線的洛陽、鄭州、開封、商丘等地駐有重兵。當時,隴海鐵路工人在中外反動勢力的統治下,過著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生活。
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領導工人運動的公開機關。同年秋,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領導下,建立了第一個工人俱樂部,領導工人開展斗爭,取得了很大勝利。這使北方各鐵路工人極為振奮,視長辛店為工人的“樂園”,紛紛派代表前往參觀學習,洛陽、鄭州、開封等地工人均派有代表到長辛店學習辦工會的經驗。
隴海鐵路最大的工廠是洛陽機務廠,有工人1000多人,分東、西兩個分廠,西廠比東廠大,負責修車頭。當時廠方規定很嚴,早晨上工以晨號三響為準,第一號為招呼遠近工人動身到廠,第二號為工人拿牌進廠,第三號為上班時間停止拿牌,這是勞資雙方人人皆知的定例。1921年11月17日晨,機務廠副廠首、比利時人狄孟,竟置規定于不顧,在第三號未響之前,便以身擋住號房之門,不許工人拿牌進廠,并下令緊閉鐵柵,拒眾于外。有一老工人氣憤不過,強行進廠,狄孟用巨杖擊其面部,皮破血流,慘不忍睹。工人見狀大憤,已經進廠的工人亦悉數退出,與狄孟爭辯。狄孟蠻不講理,竟然宣布將為首的20多名工人開除,從而更加激怒了廣大工人。
事發后,隴海路工聯合會在游天洋的主持下迅速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分析了機務廠和全路的形勢,認為要使比、法資方屈服,非采取罷工手段不可,而且要把機務廠的斗爭擴展到全路去,聯絡全路工人實現總同盟罷工。根據會議決定,成立了由游天洋、自眉珊、王符圣、黃文淵等人組成的罷工委員會,負責領導罷工事宜。并派人赴京與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取得聯系,請求派人指導,同時又派人到鄭州、開封、商丘、徐州、觀音堂等地聯絡。罷工委員會宣布洛陽機務廠即日罷工,并派代表向鄭州鐵路總管理處交涉,要求立即撤換狄孟,并保證以后不再發生類似情況,限三日內答復,否則將于11月20日舉行全路大罷工。
鄭州鐵路總管理處聞報后,派新任總工程師葛絲禾等10余名洋員到洛陽查辦。罷工工人推舉6名代表與之談判。葛絲禾擺出一副帝國主義老爺的架勢,不僅不接受工人提出的條件,反而警告工人不許借端鬧事。工人代表嚴正聲明,如不公允答復,要使全路車輛罷駛,工人全部罷工。但葛絲禾置若罔聞,旋即攜帶隨員揚長而去。
罷工委員會在游天洋等人的領導下,做好了全路罷工的準備。各地工人聞訊后,一致決定同盟罷工。三日后,路局對工人要求未予置理。1921年11月20日,隴海路工聯合會宣布全路罷工,全路工人組織紛紛致電響應。午后,洛陽、鄭州、開封、徐州等地火車頭汽笛齊鳴,東起連云港、西達觀音堂的千里鐵道線,頓時像斷了脊骨的長蛇,僵在中州大地上。隴海鐵路工人首次大罷工爆發了。
李大釗于11月18日下午聞訊后,極為重視,當晚主持召開了中共北方區委緊急會議,商議對策。會議做出了派人以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名義前往洛陽全力幫助,并發揮其領導作用等七項決策。會議最后決定派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主任文虎(即羅章龍)前往洛陽執行任務。文虎同志21日晚抵洛陽后,會見了游天洋同志。
11月22 日清晨,游天洋通知罷工委員會成員在其住處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是一次扭轉局勢的重要會議。文虎代表書記部向隴海全路工人及其家屬表示慰問,贊揚工人敢于斗爭的革命精神。他表示書記部誓作隴海全路工人的后盾,正在動員各路工人全力援助,要求全路工人團結起來,爭取斗爭勝利。這次會議的決議主要包括:成立由七個罷工骨干組成的中心行動委員會,統一領導罷工斗爭;遵守紀律,行動一致,經濟公開,一切日常工作經過民主討論決定;堅持罷工條件,非達目的不止;歡迎勞動組合書記部派員指導全部工作;充實擴大工人組織,吸收全體工人加入工會;成立工人糾察隊,維持罷工秩序,嚴肅罷工紀律;組織宣傳隊,開展罷工的宣傳活動,鼓舞斗志,揭露敵人破壞罷工的陰謀;籌設互濟機構,救助貧苦工人家屬;發表告工、商、學各界人士通電;致函路局,促其答復工人要求,并發布告軍警機關、士兵書與敬告旅客書等。
會后,罷工委員會旋即派人赴東、西兩路傳達貫徹會議決議。天洋同志仍留洛陽罷工總部,秘密指揮各地罷工斗爭。文虎則由司機工人、罷工委員會成員王符圣陪同,馳赴開封。
11月23日清晨,文虎、王符圣趕到開封,傳達了洛陽罷工委員會決議,說明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全力支持隴海路工人的罷工斗爭,要大家團結一致,堅持到底,爭取勝利。接著在魏榮珊的主持下,在南關“老君會”前廣場召開全體工人大會,貫徹洛陽罷工委員會決議,文虎代表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講了話,號召工人階級內部應不分彼此,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大會當即決議,從即日起把開封“老君會”改成開封工會,同洛陽工人一道加入勞動組合書記部,并請書記部派專人駐汴指導工作。
東路問題的迅速解決和洛陽罷工委員會決議的實行,全路工人團結一致,形成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陣容。軍閥吳佩孚亦在全國一片“保護勞工”的強烈呼聲中被迫放棄武力干預。
此時正值全國金融風潮,北洋政府深恐罷工風潮蔓延開去,造成更大的危機,急令交通部派隴海路督辦施肇曾赴洛陽處理。由于罷工使隴海路局損失重大,平均每天損失7萬元,交通堵塞,郵電不通,一片混亂,因此施督辦對工人代表所提的經濟要求件件答應,唯獨撤換洋總管若里一事不同意,因簽有合同,保證讓法人管理,但工人堅決不答應。后經多次與洋人協商,給若里加發一年的薪金,因涉及外交手續,須于兩個月后辭職,同時撤消洛陽機務廠狄孟的副廠首職務。為避免當局出爾反爾,在工人代表的強烈要求和堅決堅持下,將勞資雙方所談協議立為契約,以昭信守,路局被迫將所允條件書寫成文,由隴海路督辦施肇曾簽字,一式兩份,一存路局,一存隴海路工會。至此,隴海路首次全路大罷工勝利結束。
隴海路工人罷工的勝利,推動了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罷工高潮的到來,在中國現代工運史上留下了燦爛光輝的一頁。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政協網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