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溝村位于宜陽縣韓城鎮,有關村名的來歷,相傳與秦漢時期的風云人物張良有關。
張良,字子房,生于戰國末期的韓國。相傳張良小時候,在距離現在子房溝村5公里的一座橋邊玩耍,遇到一個頭發、胡須花白的老人。
老人看見張良后,故意把鞋子丟在橋下,讓張良幫忙撿回來,張良撿回鞋后,老人又讓張良幫他穿上,張良如是照辦。老人發現張良不僅有禮貌而且很勤快,便對張良說:“五天后,你一早來這里,我教給你一些本領。”說罷,老人就不見了。
五天后一大早,張良如約來到這座橋上,發現老人已到了。老人埋怨道:“你怎能來得這么晚?今天算了,明天早些來。”張良感到非常慚愧,連忙向老人道歉告別。
第二天一大早,公雞剛剛打鳴,張良就穿衣起床,匆匆忙忙趕到橋上。但那位老人又已經到了。老人又很生氣,不耐煩地說:“怕早起、貪睡,必將一事無成。今天算了,明天再來早點。”張良更加羞愧,滿臉通紅地回家了。
當天晚上,張良根本沒睡,剛凌晨他就起床趕到橋上了,一直等到天大亮,老人才不緊不慢地緩緩走來。看到張良后,老人很高興,笑瞇瞇地說:“好孩子,從今天起,我開始教你本領。”
張良學成之后投靠劉邦,為劉邦出了很多好計謀。后來,劉邦稱帝,建立了西漢政權,封張良為留侯。張良與蕭何、韓信被合稱為“漢初三杰”。
張良去世后,被安葬在韓城以東的韓國王侯墓地。張良的墓冢修得高大氣派,被人們稱為留侯冢。在張良墓冢附近居住的村民,十分仰慕張良,便用張良的名字命名這里的村莊,起名子房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