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劉禹錫在《賞牡丹》一詩中所形容的:“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成為牡丹花城洛陽最美季節的注釋。而年年的暮春時節也是作為全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全福最喜歡的季節,當楊柳吐綠,芳菲吐蕊的時候,任全福總是覺得這是人生最最燦爛的初始,而對于事業來說,不消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單是春季那蓬勃而出的朝氣,萬物蘇醒的熱潮都讓他不由自主地興奮。
眾多關注的目光。當地一家企業以99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贏得該株千年牡丹王的冠名權。與此同時,為期40天的河南省第25屆洛陽牡丹花會也拉開了帷幕。洛陽電視臺的周寧編導告訴我們,這家企業就是洛陽著名的企業家、中國烹飪大師任全福的企業。
總領群芳是牡丹春天總是給予任全福以激情與靈感。在2006年的春天,任全福的盛唐牡丹餅成為24屆牡丹花會北京推介會的專用禮品。任全福心里有牡丹餅這個概念可以說由來已久。
那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一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他在廣州酒家任經理一職。由他們生產銷售的面包好吃又實惠,在當時的洛陽是首屈一指,牢牢地占據著當地市場。可不知是從哪一天起,市面上到處充斥著來自安徽安慶地區的盒裝點心,生意十分紅火。這讓任全福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為什么安慶那么遠地方的點心都可以打入到洛陽的市場,而我們本地卻沒有一種風味獨特、具有洛陽特色的糕點呢?安慶的盒裝點心做的就是地域特色,洛陽的地域特色在哪里呢?
在這一次市場競爭的沖擊下,任全福在給自己提了一連串的問題之后,要做出一種本土化,有特色的新式糕點的想法,在任全福的心中悄然而生。
一次讀南宋吳自枚的《夢梁錄》,這是一本描寫南宋都城臨安市情風物的書。
任全福之所以喜歡讀這本書,是因為那個時候,他的全福月餅正在洛陽的月餅市場開始打開,并在短時間內受到廣泛好評。而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而這個時候,《夢梁錄》中關于蘇杭點心的一段記述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吳(蘇州)越(杭州)本為一家,越與吳分野,風土大略相同。……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銀炙餅、牡丹餅、開爐餅、甘露餅、蜜糕、鏡面糕、乳糕、栗糕、棗糕……”
赫然排在第二位的牡丹餅,讓任全福忽然有醍醐初醒的感覺。牡丹花城,牡丹餅,多么好的一個名字。真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任全福不由為自己的這一思路拍案叫絕。
在2006年春節伊始,洛陽街頭很容易看到那大大的牡丹餅紅色禮盒,“牡丹餅”三個字在眾多的禮盒中尤其吸引迎來送往的人們的眼球。
但令新花日愈好有逢一年花盛世,當人們還沉浸在“牡丹餅”成功作為第24屆洛陽牡丹花會新聞發布暨旅游推介會唯一指定禮品的喜悅中時,任全福又開始為牡丹餅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指定食品而忙碌了。
企業員工常說的一句話是,任總的思維太快,我們就是小跑也追不上他,更不消說是停下來休息了。而任全福在企業中所提出的一天五問:前天的教訓吸取了沒有?昨天的任務完成了沒有?今天的工作做好了沒有?明天的安排落實了沒有?后天的計劃想好了沒有?更是讓員工隨時都有如坐針氈的感覺。也正是這種感覺,讓全福公司一直具備著朝氣蓬勃的力量。外表看著有些冷峻嚴肅的任全福,內心世界卻最是百情柔轉。這一點,從他著手設計的“牡丹餅傳奇”就能窺見一斑。那個和武則天有關的故事,情真意切,讀后讓人九曲回腸,感慨萬千。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則天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后,則天行事干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為“媚娘”。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送長安感業寺削發為尼。艱苦孤寂的感業寺生活并沒有泯滅則天的生活情趣。她一方面繼續研讀詩詞書賦,另一方面辛勤勞作,將寺內空地遍植花草蔬菜。其中蔬菜豆類等,在成熟之際,成了寺內飲食之供給的主要來源。
偶然一天她以牡丹花瓣為芯料,用親手收獲并磨制成粉的大豆粉包制成素餅。一時眾人嘗后贊不絕口。
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于感業寺,并且非常喜歡則天為其制作的素餅。
兩三年后,媚娘應召入宮,晉封為昭儀。一日李治龍體欠安,飲食無味。武昭儀想起自己在感業寺時所做素餅,遂親自到御膳房為做此餅。食后李治龍顏大悅,就稱此餅為牡丹餅。而后又派中書專員到牡丹盛產地洛陽精制此餅以供專用。
飲食文化新名片這么一個美麗的故事,和穌松綿軟,回味悠長的牡丹餅一起,成了2006年任全福的得意之作,他現在的愿望,是用三年的時間將盛唐牡丹餅全力打造,使其成為能夠承載洛陽千年帝都文化的品牌食品,并且填補多年來旅游食品空白,成為洛陽這個旅游城市對外交往的閃亮名片。這一經營理念和市場推廣方案,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市旅游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且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結合洛陽的飲食文化特色和千年帝都的深厚文化底蘊,洛陽先后把“牡丹燕菜”和“盛唐牡丹餅”推薦上報中國烹飪協會和北京奧組委。“盛唐牡丹餅”以其打破以小麥粉為主料制作糕點的傳統工藝、應用豆類磨粉為主料制作、外形酷似牡丹花,及在餡料中添加牡丹花瓣等工藝,最終獲得中國烹飪協會支持提名,成為全國唯一的與牡丹關聯的“奧運美食”入圍。
牡丹餅,已經走出了單單只是全福公司企業產品的范疇,而成為響應洛陽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旅游強市”號召,樹立牡丹花城形象,傳遞古都洛陽文化的一個使者。作者:陳新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