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1月22日訊 據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書法,以其遠古性、抽象性、民族性,被譽為東方文化核心的核心。生于新安縣一個偏遠山村的張焉如,其書法作品在全國第三屆行草展、全國首屆青年展、全國二屆扇面展等中國書協和主流媒體舉辦的書法大賽中,入展20余次,獲獎7次。
“學書始合古人同,已合古人思變通”,是張焉如對書法創作的感悟。他講,寫字如用兵,必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如果亦步亦趨,囿于陳規,沒有突破,只能是皮毛的功夫。要突破,必須做到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統一,學古但不能落入俗套,創新但不能流于荒誕。20多年的磨礪,使他的書法形成了寓古寓新、不古不新、見古見新、亦古亦新的風格。他的筆下,有大江東去的豪邁,又有縱橫捭闔的凌厲,壯觀瑰麗,渾然天成。尤其他以魏碑為基調,真、草、篆、隸等多體共融創造的字體,醇厚飄逸,古奧清奇,乍看是千姿百態的巖畫,細端方覺是造型奇特的字,無色而具畫圖般燦爛,無聲而有音樂般和諧,若即若離,似是而非,既有古典的影子又具現代審美意識。著名書法家石開這樣稱贊焉如:“你很有才華,你有天生寫字的能力。”
焉如的作品在被國內多家博物館、展覽館收藏的同時,還被日本、韓國等國際友人收藏。【原標題:從山村到藝術殿堂 青年書法家張焉如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