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洛陽任重道遠(4)
2014/6/6 11:07:3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現狀12 旅游服務水平“不敢恭維”
【湖北省宜昌江河旅行社副總經理王建波】近兩年,洛陽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上雖頗有成效,但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設施建設明顯滯后,涉旅單位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旅游服務水平差距不小,需要提高。譬如,星級賓館數量較少,沒有形成梯次結構,難以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餐飲業水平檔次較低;旅游商品市場尚未真正形成;接待人才尤其是高級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網友“洛邑狂客”】今年龍門大道改造后形象顯著提升,可是很多公交站牌的設計不符合龍門大道的特色,有些站牌位置不夠合理,導致很多乘客翻越柵欄等。建議調整站牌的位置,將個別站牌設置在地下通道出入口處。
現狀13 “潛規則”成為洛陽旅游產業發展的桎梏
【洛陽百事通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誠】 “潛規則”正成為洛陽旅游產業發展的桎梏。去年10月,剛到洛陽就遭遇了一系列“困惑”:許多旅行社之間的業務往來無需開具發票,一些規模大點的旅行社下面往往掛靠著幾百個小旅行社,散、亂、無序、不規范。造成這些困惑的真正原因,其實就是洛陽旅游市場上暢行無阻的各種“潛規則”。搞旅游也如同生產“產品”、銷售“成品”、售后“三包”,必須堅持全過程規范運行,必須做到生產方有實力、有資質、有法律意識,否則必然是一盤散沙、一池渾水。
洛陽旅游的定位給人感覺很紊亂。譬如洛陽的純商業寫字樓太少,很多旅行社深藏在商住兩用住宅中,工作人員與居民共同進進出出,缺乏專業性和職業范兒;洛陽北郊機場的國際航班幾乎為零,沒有固定的國際航班進出洛陽,使得對中原文化興趣濃厚的韓國、日本和東南亞游客往往會與洛陽“擦肩而過”;洛陽還沒有正規、專業的“土特產夜市”、“名優特小吃夜市”和“酒吧一條街”,“夜經濟”亮不起來,外地游客就只能是“白天看廟,晚上睡覺”。
現狀14 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全市一盤棋
【網友“黎陽”】洛陽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形象亟待提升;國有、私營景點管理標準不統一;十多公里長的洛浦公園風景如畫,但牡丹文化節期間,旅游大巴只能停放在洛陽橋上,外地客人只能頂著大太陽進入園內觀賞——這么好的旅游產品,為什么不能方便游客進入觀賞?洛陽觀光巴士,外地人找不到車站;大街小巷的指示牌缺失嚴重……這些都反映出洛陽發展旅游產業,仍然是各個部門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全市一盤棋。
【云鋒基金董事總經理朱藝愷】一座好的旅游城市,夜晚應該和白天一樣精彩,夜間更應該是城市魅力的集中體現。洛陽目前夜間消費的活力還遠遠沒有調動起來。要做大文化旅游產業,應該把鏈條拉長一點、節奏放慢一點,讓游客真正留下來多享受一會兒,這樣,旅游產業的帶動效應才能顯現。這個問題說了這么多年,進展不大,說明缺乏部門之間的協調,缺乏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全力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意識。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日報(20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