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這些天,“欒川人”被專家組命名的消息不僅讓洛陽的市民很興奮,也讓全國各地熱衷探索研究人類起源的人激動不已。我市發(fā)現(xiàn)的“欒川人”和“北京人”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欒川此前也曾發(fā)現(xiàn)過人類化石,為什么當時沒有命名?一個新的人類屬種被命名到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關(guān)于“欒川人”,還有哪些謎沒有解開?
問題一憑什么推斷“欒川人”與“北京人”同齡
去年10月召開的專家座談會上,與會人員一致將孫家洞舊石器遺址的所屬年代定在了中更新世,這意味著“欒川人”與“北京人”同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占揚說,考古學上判斷時期,一般是通過一些具有年代特征的化石來類比確定的。
他說,在孫家洞遺址中出土了不少動物的化石,其中很多都很完好,這些是北京周口店常見的種類。此外,這些化石的豐富程度和保存完整程度都和在北京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出土的化石類似。通過這些,基本可以斷定孫家洞遺址與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處在同一個年代。
在鑒別化石時,還發(fā)生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塊化石,洛陽的考古人員一直不能確定到底是熊的化石,還是大熊貓的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祁國琴反復辨認后,略帶遺憾地說:“這是熊化石,不是大熊貓的。”
為什么大家特別期待發(fā)現(xiàn)大熊貓的化石呢?原來,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大熊貓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東部。后來,與大熊貓同期的動物相繼滅絕,大熊貓卻孑遺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因此被譽為“活化石”。
“如果發(fā)現(xiàn)大熊貓的化石,年代還可以往前提。”祁國琴說。
問題二“欒川人”和“許昌人”,到底誰的意義更大些
洛陽發(fā)現(xiàn)了“欒川人”!聽到這個消息,許多人會想起多年前在河南許昌靈井發(fā)現(xiàn)的“許昌人”。那么“欒川人”和“許昌人”相比,誰的意義更大?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欒川人”和“許昌人”不能放在一起比較,因為他們分處不同的時期。
但按李占揚在專家座談會上所說,孫家洞遺址的發(fā)現(xiàn)非常重要,其重要程度和靈井許昌人遺址不相上下,甚至更高。因為這是河南省境內(nèi)第一次在洞穴中發(fā)掘出土的直立人(猿人)化石。
而“許昌人”出現(xiàn)在野外,和洞穴并非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