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當代中國陶瓷藝術領軍人物、景德鎮陶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寧鋼一行來到洛陽,親自感受洛陽三彩的魅力,為洛陽三彩的發展“把脈”。
洛陽三彩魅力獨特,景德鎮大師也呼神奇
提到景德鎮陶瓷,我們總會想到它“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說到洛陽三彩,我們會想到它艷麗的色彩、流光溢彩的韻味。
若讓景德鎮的陶瓷大家來創作洛陽三彩,那效果會是怎樣的呢?
近日,在我市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的三彩藝工作室里,寧鋼穿起圍裙,戴上袖套,小心翼翼地端起洛陽三彩創作所需的釉漿,在事先準備好的瓷板上“揮毫潑墨”。“這個厚度行嗎?流到邊緣的顏色燒出來后會不會影響畫面……”雖然已經是中國陶瓷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活動的評委,但此時的寧鋼,像個小學生一樣認真地向身邊的技工請教。
“洛陽三彩太神奇了,看到郭愛和老師的工作室創作出來的這些作品,我也很想體驗一下‘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獨特魅力。”寧鋼說。
一下午的時間,寧鋼一行嘗試用多種不同的技藝手法進行多種題材的創作,直至深夜離開時,他還意猶未盡地表示:“以后有機會還要來,再嘗試創作。”
“三管齊下”推動洛陽三彩大發展
寧鋼說,從文化底蘊上來講,洛陽三彩和景德鎮陶瓷相比,在中國陶瓷藝術界的地位幾近相當,甚至更高,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此次來河南,在實地走訪了汝瓷、鈞瓷以及洛陽三彩后,他覺得整個河南的陶瓷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雖然郭愛和等陶瓷大師在洛陽三彩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果相關的產業鏈條和規模能有進一步提升。
寧鋼介紹,作為瓷都的景德鎮每年都會舉辦多項國際性的陶瓷博覽會,為了發展本地陶瓷產業,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還開出各種優惠條件邀請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陶藝家到景德鎮進行創作。洛陽的陶瓷產業底蘊深厚,但僅憑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對這一行業進行整體策劃、包裝,在產業鏈條的拓展和創作人才的培養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擴大產業規模。
盡快做好洛陽三彩學的理論構建
寧鋼還提出,近年,由郭愛和提出并創立的洛陽三彩學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認可。大家一致認為,在三彩前冠以洛陽,更好地強調了三彩工藝的地方文化特色、歷史底蘊以及在傳承中的創新,同時從學術的角度進行總結提升、理論創新。
同時,通過“洛陽三彩”這一新的文化定義,傳統的“唐三彩”工藝將得到復興,走上更為持久的發展之路。因此,寧鋼特別建議下一步洛陽盡快做好洛陽三彩學的理論構建,從理論上提升洛陽三彩的地位,使其像“紅學”“敦煌學”一樣為人所熟知。(原標題:洛陽三彩,令景德鎮大師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