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參,字仲達,河南緱氏人,自幼聰慧,青年時就名重鄉里,曾任太尉,位列三公。盡管位高權重,但龐參卻始終廉潔奉公、一身正氣,在朝野和民間都有很高的名望和口碑。史書里對他評價很高,說他“文武昭備,智略弘遠,既有義勇之節,兼以博雅深謀之姿”,是一位文武兼備、有勇有謀的全才。
龐參有個兒子叫龐長。也許是龐參政務繁忙,疏于管教,這龐長沒有學到父親的半點長處。龐長平日里橫行霸道,經常干些魚肉百姓的勾當。
龐長有個嗜好,喜歡圍場打獵。有一次,龐長背上弓箭、帶著家丁出了洛陽城。在田園中布下圍場后,這一幫子人就大呼小叫地縱橫馳騁,任意踐踏莊稼,攆得百姓東逃西散。有個老漢正在放馬,馬因受驚而丟下馬駒跑了。老漢見此情景,忍不住嘟囔了幾句,正巧被龐長聽見。龐長上前對老漢一頓拳腳,又吩咐隨行的家丁:“給我狠狠地打,叫他知道我龐爺的厲害。” 老漢就這樣被活活打死了。
當地百姓對于為非作歹的龐長早已是恨得咬牙切齒,加上這次又出了人命,更是義憤填膺。于是,大伙兒就寫了一紙狀書,送到了洛陽縣衙。
洛陽縣令接到狀子后,大為震驚。殺人兇手的父親在朝中官居要職,縣令不禁顧慮重重。無奈之下,只得將狀書上呈河南尹。
河南尹聽說龐長乃當今朝中太尉龐大人的公子,也思慮再三、遲遲不敢定奪。堂上的龐長,不但對殺人一事供認不諱,還大放狂言稱:“我父親是龐參,在朝廷中任太尉,誰敢奈何我!”其狀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正在此時,門外有人稟報:“太尉龐大人到!”河南尹將龐參迎進府中,躬身道:“卑職正在審案,不想大人駕到,有失遠迎,望乞贖罪。”龐參道:“此番巡視,正是稽查要案,你將案卷拿來我看。”
龐參看過龐長打死人的案卷,不覺精神恍惚。河南尹問道:“被告說是大人的公子,不知是否屬實?” 龐參半天答不上話,思索了半天,說道:“我雖是洛陽人氏,也系龐宗,但祖居不在伊濱莊,被告在蒙騙你,他是冒認官親。”河南尹接著問:“那么大人仙鄉何處?” 龐參沉思良久,編造了一個地名,說:“我乃龐村人也。”
人證物證俱全,最終龐長被依法判了死刑,案卷又呈到了龐參那里批復。龐參強打起精神,把案卷從頭至尾一看再看,內心幾經掙扎,最后還是將筆一揮,批了一個“斬”字。
河南尹接到批復后,當即傳令侍衛、刀斧手到刑場,午后斬首,回府交令。
當接到已將龐長斬首的回文后,龐參昏了過去。龐參醒來,看見河南尹正跪在他面前說:“卑職該死,望大人保重!”龐參說:“你何罪之有?有罪的倒是我教子無方。你秉公而斷,維護了國家典律的威嚴,待我奏明圣上,一定嘉獎于你。”
后來,龐參因年事高邁告老還鄉,與其夫人過著清貧的生活。為了消愁解憂,龐參就在伊水邊執竿垂釣,后人便把這里叫做“龐公釣魚臺”,此遺址在當地至今尚存。
人們為了紀念龐參這位大義滅親的名相,就按照他在河南尹面前臨時編造的村名,將“伊濱莊”改名“龐村”。記者 鄧超 實習生 丁麗娜【原標題:龐村:龐參秉公斬逆子 高風大義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