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出生貧寒,幼年時和母親相依為命,最落魄時,連住處都沒有,只能寄居在一家寺廟里。
好在,呂蒙正一直刻苦讀書,最后考中了狀元。初入仕途,也只是做些編編寫寫的工作,因為做事認真,官職不停地往上升,最后,居然當上了宋朝的宰相。
一個貧寒子弟,居然把那些有靠山有背景的官員比了下去,當上了一國宰相,人們除了驚訝,就是不服氣。
因此,當呂蒙正第一次以宰相身份進入朝堂時,就有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這小子也能參政?”
估計那人對呂蒙正很不屑,說的聲音很大,很多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宰相上班第一天,就有人如此詆毀,不好好教訓一番,以后還得了?身邊幾個下屬急著為呂蒙正出頭,準備揪出諷刺宰相大人的人,查出他的官位和姓名,好好訓斥一頓。
呂蒙正卻攔住這些下屬,他像沒聽見這句話似地,泰然自若地站到自己應該站的位置上。
下屬們非常不解,宰相怎么能任人如此欺負呢?下朝后,他們依然為此憤憤不平,后悔沒有揪出說閑話的人。呂蒙正卻呵呵一笑,說:“如果知道那人姓名,就終生不能忘記,不但自己難受,也會因此對那人處處苛責,反而增加了一個敵人,因此,還是不知道那人的姓名為好。”
呂蒙正的這番話,讓很多同事深感佩服,朝堂上,再也沒有了詆毀他的聲音,他最終成為宋朝受人尊敬的名相。
每個人,都會面對別人的詆毀,睚眥必報,最后必定兩敗俱傷,而如果像呂蒙正這樣,選擇不問不查,心里就會始終充滿正能量,不被別人影響,當你心里明亮時,那些詆毀,很快就會自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