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馬詩
2014/12/5 16:11:2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古代,馬是一種戰爭工具,所以戰前的準備工作就被稱為礪兵秣馬,不打仗了,天下太平,就說馬放南山。同時馬也很受詩人靑睞,成為一種文學動物。詩人以馬為題材寫的詩是很多的,僅李賀,就有著名的馬詩23首,每一首都是寫馬的,但讀起來又都可發現有人的影子在里面——這是其他詩人的馬詩中也有的現象。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前二句是寫自然環境 (或也隱隱暗喩社會環境?)。“金絡腦”是馬頭上的華貴裝飾。有了這種華貴的裝飾,在清秋原野上快走馳驅,是何等地好。“何當”是“何時可以”。然而事實是馬還沒有金絡腦,人也還沒能快走馳驅。是寫馬,也是寫自己吧。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靑山。”這里“掊“是“用手扒”(用腳同),“驀”是“忽然,突然”。二句是說,今天只能在白草地上扒草根吃,什么時候突然能改變境遇。前二句則還是肯定這不是一般的凡馬,伯樂是知道的(但還不夠改變其命運)。是寫馬,也是寫自己吧。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靑天。”漢武帝的馬廄中沒有什么好馬,或是隱喩當今朝廷沒有眞正有本事的朝臣吧。還是寫馬,也還是寫自己吧。
下面再抄幾首,讀者不妨自己解讀。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果下馬,西南地區的一種矮小馬)“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壟出,看取拂云飛。”“此馬非 凡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猶是帶銅聲。”(房星是天上二十八宿中蒼龍七宿之一,共四顆星。龍被稱為天馬,所以這房星又名房駟。這首詩也被認為是詩人的自我評價。)
李賀他二十七歲就去世了,沒能得到金絡腦,沒能有機會從桓公獵,為呂布騎。但是他的“此馬非凡馬”卻已成為歷史定論,他的許多名句至今膾炙人口,常被人們引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澳門日報》(201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