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茶聯的鐫痕

2017/9/15 11:04:18 點擊數: 【字體:

茶聯的鐫痕
 
茶聯的鐫痕

  “只緣清香成清趣,全因濃釅有濃情。”唐宋起,文人雅士把茶寫入詩詞,在留下不少佳作的同時,亦將茶趣賦予其中。

  “客來莫嫌茶當酒,山居偏隅竹為鄰。”“忠孝傳家遠,詩書處世長。”朱熹回婺源省親時所作之聯,表達了自己對茶的嗜好和對平淡如水境界的追求。后來,有人借他的名詩《觀書有感》,寫了一副對子:

  天光云影晴川入畫

  鷗雨草堂活水烹茗

  婺源既是茶鄉,亦是書鄉。歷史上,婺源有名可考的茶亭有一百三十多座。亭中的楹聯十分豐富,有的還鋪陳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口口相傳。

  在婺源,方婆和“堆婆冢”,成為民間推崇的精神象征,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婺源人。浙嶺之上茶亭的茶聯,不僅講述了方婆不辭辛苦,不計報酬,幾十年如一日為過往行旅人燒茶供飲的故事,還表達了過往商旅思念方婆的心情:

  茶婆抱一片佛心,廣濟往來人,苦修善果

  旅客歷多年世故,興懷今古事,企仰高風

  婺源縣東門城外五里嶺有一座茶亭,傳說一位當過知縣的進士,應邀為此亭寫了一副楹聯:

  因甚的走忙忙,這等步亂慌張,畢竟負屈含冤,要往邑中伸曲直

  倒不如且坐坐,自然神收怒息,寧可情容理讓,請回宅上講調和

  無巧不成書。此聯貼出不久,某村就有兩位村民要進城打官司。他們氣喘吁吁地走到五里嶺,見到茶亭上的楹聯,都不由得愣住了。兩人羞愧不已,不再為瑣事糾纏。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后來,人們便把東門城外五里嶺稱為“回頭嶺”。

  清末,曾擔任江西審判廳丞的婺源人江峰青奉母還山,回到家鄉。他是飽學宿儒,能詩善畫,更是撰聯高手,他以回頭嶺茶亭的故事寫了一副對聯:

  莫打官司,三個旁人當知縣

  各勤稼穡,百般生意不如田

  他這副楹聯不只勸告鄉親息訟,更表達出以農為本,安于耕種的農業社會倫理觀念,且語言簡練通俗。前后對比,江峰青的聯文比回頭嶺上的聯文當更勝一籌。

  舊時,江灣是一條通往屯溪的主要通道。村口路邊的南關亭,成了村民歇氣喝茶聊天的場所。南關亭亭柱上的楹聯,教人自律:

  靜坐當思己過

  閑談勿論人非

  婺源文風興盛。歷史上,婺源出進士、舉人一千多位。由進士而任官者,其中四品以上就有一百四十多位。“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傳家無別話,非耕則讀;裕后有良方,惟德與仁。”“敦厚溫柔,詩之教也;樽節退讓,禮之則也。”“博愛之謂仁,行宜之謂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穿鄉進村,一路上亭中的楹聯,很多都是倡導耕讀傳家與書禮教化的。

  在婺源西北鄉的坑頭村,從明代成化到嘉靖年間共出了四十位進士,其中一房出了九個進士?宇^村與洪村直接有驛道相連,相傳坑頭村的幾位文人一天到清華洪村去做客,與洪村的雅士品松蘿茶時,以茶助興,出了上聯要洪村人對:綢緞紗,官宦家,不是官宦家,不穿綢緞紗。

  洪村人一看,知道坑頭人又在炫耀村中出的官多。不過,這上聯也確實出得絕,才華畢露,無懈可擊。洪村人當然也不甘示弱,一邊慢慢品茶,一邊苦思冥想,“‘綢緞紗’都是絞絲旁,都是布,而‘官宦家’又全是寶蓋頭,這上聯確實出得妙呀!”釅茶三道,一陣茶香撲鼻,洪村人思路豁然開朗,下聯隨口而出:荼蔎荈,行徑德,不喝荼蔎荈,不配行徑德!

  坑頭人仔細推敲:“‘荼蔎荈’都是草字頭,也都是茶之古字,‘行徑德’都是雙人旁,在婺源方言中,‘徑’同‘儉’音,這不正是體現了陸羽的‘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的意蘊嗎?”坑頭人贊嘆之余,不得不心悅誠服。

  茶聯中還有許多淳樸自然,別有情趣的妙作。秋口鎮秋溪村的一座茶亭就寫有這樣一副楹聯:

  面前這間小屋,有凳有茶,行家不妨稍坐憩

  兩頭俱是大路,為名為利,各人自去趕前程

  類似上聯的還有:“忙中偷閑,坐且行,行且坐;勞極思逸,談而笑,笑而談。”看似平淡,卻耐人細品。“走不盡的長路,歇一歇再行前去;想不完的心思,停一停暫且丟開。”“善惡有報分遲早,禍福無情看后先。”更是喻世勸人,回味無窮。

  “一杯春露皆留客;兩腋生風幾欲仙。”“三分分茶,解解解元之渴;一朝朝罷,行行行院之家。”“來去匆匆,請喝一盅;分文不取,方婆遺風。”茶亭中的楹聯,大多都是刻在木板或者半邊竹面上的,聯語中夾有繁體字,字體或行,或楷,或隸,都有刻刀留下的韻味。

  據業內人士研究,婺源在宋代初期就有一些廟堂、宅第開始懸掛對聯了,并形成了習俗。清代梁章鉅的《楹聯叢話》就錄入朱熹、齊彥槐的聯文多副。婺源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對聯作者有四十多人,聯文有六百副左右。而一副副立意新穎構思精巧的聯語,儼如一杯杯香茗,飄逸著婺源綠茶的清香;一副副盎然成趣通俗易懂的茶聯,宛如時光的刻刀,在婺源茶文化上鐫刻出的一朵朵奇葩。

  (作者:洪忠佩)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絲綢之路上的天文與地理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