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石窟造像

2013/10/25 10:41:30 點擊數: 【字體:

石窟造像

云崗石窟

    公元460年,叮叮當當的鐵錘敲鑿聲,響徹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的山崖間。有位和尚正指揮著千百名工匠,在進行著一項宏偉的工程--鑿窟造像。這個和尚就是北魏文成帝任命的和尚統領昱曜。當時,佛教勢力極盛,北魏統治者大都信奉佛教,所以,鑿窟造像的工程轟轟烈烈地進行了三十多年。云岡石窟是由皇帝和上層統治階級直接負責開鑿的,其規模宏大 ,"雕飾奇佛,冠于一世"。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有53個,造像51000尊,在砂窟上排成一座氣勢壯觀的"雕刻群"。 

石窟造像

云崗石窟十一窟脅持菩薩

石窟造像

云崗石窟佛手

    其中的佛、菩薩、供養人、童子,各有神情,對動態的刻畫,對服飾衣紋的處理,技巧嫻熟自如。第八窟門兩側三頭八臂的摩醯首羅天和五頭六臂的鳩摩羅天,形象豐滿、自然,獨具特色。第七窟頂和第九窟窗頂部的飛天形象,健捷有力,環繞蓮花飛旋,是比較突出的作品。后一時期的飛天形象,越發顯得輕靈、飄逸,窟內圖案裝飾的高度成就更加引人注目,既渲染了氣氛,也烘托了主題,各窟門華麗繁密的裝飾,顯出帝王氣派的豪華與尊貴。

石窟造像

云崗石窟一角

石窟造像

云崗苦行僧頭部  

    云崗石窟在移植外來佛教藝術的同時,繼承和發揚了漢代博大深沉的藝術傳統,整體感強,著力表現了含蓄、內在的氣魄和力量。它作為北魏早期佛教藝術的中心,給各地石窟藝術以巨大的影響。

石窟造像

敦煌供養菩薩像

石窟造像

敦煌迦葉弟子

石窟造像

敦煌七九窟唐代菩薩造像

    位于甘肅河西走廊的莫高窟屬于玉門系礫巖,不能雕刻,所以窟內主體是彩塑。彩塑均為泥質造像,有單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少則三身,多則十一身。最高的大佛達33米,最小的菩薩僅10厘米。四周為佛經故事的壁畫。

石窟造像

唐代龍門敬善寺力士

石窟造像

唐龍門石窟力士像

    龍門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陽伊水兩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繼開鑿,有二千一百多個窟龕,10萬尊造像。龍門石窟以古陽洞和賓陽洞為代表。古陽洞中的主尊釋迦牟尼結跏跌坐,面頰豐滿,略帶微笑,左右脅侍菩薩儀態莊嚴肅穆。洞內兩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龕,小龕則數以百計。龕楣、龕額的圖飾設計奇制詭異,細致靈巧。賓陽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長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這種手勢意指佛示說法,主尊前有兩只姿態雄健的石獅,左右侍立阿難、迦葉二弟子及文殊、普賢二菩薩。窟頂中央雕刻蓮花盤,周圍有流云,飛天在云中自由翱翔。前壁及南北兩側,有四層精美的浮雕。

 石窟造像

麥積山石雕造像碑

    麥積山石窟在甘肅天水縣東南的麥積山上。該山狀如農村的麥秸垛,因此得名麥積山。從北魏至清代,歷代有鑿窟,但在一千五百余年中遭受地震、風化、水滲破壞,至少已有三分之一的窟龕崩毀,現存有194處,大小泥塑與石雕像七千八百余件,壁畫有一千三百多平方米。麥積山的泥塑有圓塑、高浮雕、粘貼塑、壁塑四種,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從屬約16米的佛像到10厘米的小塑像,從神圣的佛到天王腳下"金角銀蹄"的牛犢,都精巧細膩,栩栩如生。這些塑像把神人格化,生活氣息濃厚,令人感到親切。

    在四大石窟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石窟和摩崖造像,各有自己的風格,只是規模略小罷了。(原標題:石窟造像)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網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