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50年至少100種地方戲消亡

2014/3/13 16:39:31 點擊數: 【字體:

    “50多年來,全國有100多種地方戲萎縮、消亡。”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文聯兼職副主席倪惠英說,目前全國地方戲發展情況堪憂,建議國家建立戲曲傳承保護系統,由各地承擔起責任保護當地的戲曲。

    改制后地方劇團多陷入絕境

   
1956年,我國對全國的地方戲曲做過調查,有360多個劇種;而前幾年統計,地方戲劇已萎縮到100多種,另有一種統計說是200種左右,“這50多年萎縮了至少100多個劇種。”

    為什么會這樣?倪惠英在廣東調查時發現,廣東的地方劇團體制改革后,地區或縣級市的劇團生存狀態堪憂,“體制改革后很多地方政府對劇團‘一推了之’。”倪惠英說,有些劇團改成企業后,政府一年只給一二十萬,象征性地給一些補貼,基本處于自生自滅狀態。

    倪惠英建議,要把地方戲曲事業納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系統,“可以根據不同行政層級和不同的傳播區域,分級別、分地區建立一套傳承保護系統”。她舉例說,國家層面負責保護京劇、昆劇,地方層面保護地方劇種,如廣東負責保護粵劇和潮劇。

    “政府不需要很多投入,而為社會換回的文化服務是很多的。”倪惠英舉例說,廣州一年用不到一個億扶持粵劇,粵劇為廣州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為市民的文化生活發揮的作用不可估量。

    中國戲曲學院不能只重京劇

   
“地方戲劇發展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后繼乏人。”倪惠英說,尤其是編劇人才,由于其他藝術形式的沖擊,很多編劇流失,年輕人又不愿意走入這個行業,造成了人才斷層。她建議國家擴大地方戲曲人才的培養力度,“比如說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應該在保持話劇、京劇人才培養傳統和教學優勢的基礎上,擴大多面向、多劇種、多專業、全方位的戲曲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或中央戲曲人才教育基地。”

    倪惠英說,目前中國戲曲學院主要培養的是京劇人才,“但既然是中國戲曲學院,就要擴大人才培養的范圍,我國還有很多大劇種,粵劇也是其中之一,還有越劇、黃梅戲、秦腔、豫劇,戲曲學院應把這些戲劇人才的培養任務都承擔起來。”(原標題:50年至少100種地方戲消亡)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羊城晚報(2014-03-1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