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浙江義烏市區黃大宗祠曲苑書場,一場由義烏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活態傳承互動活動正在進行。呂斌攝(人民視覺)
“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
文化遺產日活動在京啟動
據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周瑋)今天是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早上9點,數十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匯集北京西單文化廣場,開始展示他們的絕活。“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2014年文化遺產日活動就此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文化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主辦,主題為“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口號是“非遺保護,人人參與”。現場播放的精彩視頻帶觀眾回顧了我國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來,在名錄體系建設、傳承人保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中國書法、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北京仿古瓷、傳統藥香制作技藝、北京鬃人、泥塑彩繪臉譜、繩結藝術這些精彩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引來陣陣贊嘆。
此次文化遺產日活動分為視頻展示、互動展示、圖片展覽三部分。其中“根與魂”及“薪傳獎”專題圖片展覽從14日持續展出到22日,展示近年來非遺保護成果和120名代表性傳承人的杰出事跡。
主辦方表示,在城鎮化快節奏發展的今天,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將大眾目光再次聚焦在非遺這個源自民間的瑰寶,使群眾對非遺保護與傳承的認識更深入,將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帶入到一個與城鎮化和諧同行的嶄新階段。
呈現城市活態的文化遺產
主場城市活動在景德鎮舉行
本報景德鎮6月14日電 (記者王玨)14日,由國家文物局、江西省政府主辦,江西省文物局、景德鎮市政府承辦的2014年中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在江西景德鎮市舉行。
從展現傳統瓷工文化的民俗表演,到復燒清代鎮窯,開啟明代葫蘆窯的窯門,瓷都景德鎮向大家展示了這座城市活態的文化遺產。
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指出,文化遺產不能束之高閣、秘不示人,而應融入社會、惠及民生。努力展示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物部門和廣大文博工作者應該肩負的責任,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應有之義。
開幕式后,與會者參觀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革命舊址保護與利用成果展、珠山御窯出土瓷器精品集萃、“歷史與記憶”文化遺產攝影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等展覽和御窯廠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以及御窯廠遺址周邊明清窯作坊群保護現場。
國家文物局和江西省政府還簽署協議,雙方將在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工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革命舊址、大遺址、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博物館建設、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等方面加強合作。同時,還舉行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
山東
講述文物的故事
本報濟南6月14日電 (記者潘俊強)14日,山東省文物系統為曲阜魯國故城、汶上南旺分水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在山東博物館,“盛世佛光——汶上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展”開幕,通過孔子學堂講述文物里的《論語》故事,模擬考古、文物修復室開放、體驗魯繡、現場拓片等,讓人大開眼界。今年山東省“文化遺產日”活動采取全省聯動方式,除主場活動外,全省各地組織了110多場融知識性、互動性、觀賞性為一體的活動。
陜西
展示非遺的魅力
本報西安6月14日電 (姜峰、楊丹丹)14日,由陜西省文化廳和西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的2014年“文化遺產日”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在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舉行。現場展演了戶縣鼓舞、藍田普化水會音樂、周至道情、紅拳、古琴藝術和陳氏太極拳、閻良新興特技嗩吶、秦腔、雜技、陜北民歌、馬明仁膏藥制作技藝、周至剪紙、灞橋蔡氏核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此外,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富平縣文物旅游局還聯合舉辦了“感受考古,觸摸文明”公眾考古講座。